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榜样 详情
 探寻农村,走进农村 
——中国农大师生农村认识体验课侧记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朱峰 赵子涵
  • 2019-07-15 19:40:01

在山林间晨跑与诵读,亲自下田农作,深入农户进行调研,与农民一起生活起居……这些经历对于中国农大的学子来说既陌生又熟悉,事实上,这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特意开设的农村认知体验课的教学内容,这门课没有教授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给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对农村由浅入深的认知体验。

7月1日至5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于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的四个村庄开展了农村认知体验课,全院240余名大一学生参与了这次课程,并由14名教师与专家进行指导。事实上,这也是中国农大人发学院第四次开设这门课程。

在此次认知课上,同学们早起在山间晨练、晨读,感受到了山间的清静与空灵;亲身下田农作,深入农户进行调研、采访,更深入地了解了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学做农家菜,品尝到了农村舌尖上的记忆;跟随村民徒步于山林之间,组建文艺队为村民们表演节目,拉近了与村民间的距离,缩小了代沟。对于来自城市的同学们来说,这些经历,每一种都是非同寻常的,也是全新的体验。

 
图为中国农大的学生在与村民交谈。

“我在真正开始调查之前,最恐惧的一件事情就是入场,不知道该怎么去和村民交谈,但是第二天真正去调查的时候,我却发现其实特别简单,就比如你去逗逗小孩,或者给老大爷递根烟,你们两个就可以很自然地聊起来了。”社会181班的陈湘月说。

与村民交谈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对农村由浅入深、由陌生到熟悉的认知过程。在为期五天的实践中,同学们除了更深入地了解农村,也获得了各自不同的人生体验。

传播182班的王斯熠说:“这几天,我们累并快乐着,付出并收获着。我相信对于每一个人,这段旅程一定是难忘的、有意义的。我希望我们不只是走进了农村,而且让农村走进了我们。”

社会181班的刘玢洋则表示,她很欣慰、很温暖的感受就是在和村民的漫谈过程中,虽然会有不自信与丧失信心的时候,但是情感上却很充盈,让她难以忘怀,这让她想回到教室里学到更多更加专业的技巧,带着这份感受与知识再来到这里。

 
图为何慧丽教授在体验课前跟学生讲话。

事实上,在很多人眼里,乡村一直是被标签化的:一方面,在很多人的固有观念里,乡村是落后的、保守的;另一方面,乡村又寄寓着许多现代人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憧憬,这些观念都根源于现代都市人们处于快节奏生活下所引发的种种焦虑。诚然,久居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人们经常会忘却农村与农村之于现代城市发展的意义,这种遗忘造成的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断裂感。对当下乡村教育缺位、当代大学生缺乏对农村生活切身经历的现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何慧丽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如果他们不能全面地理解农村,未来的城乡观念可能进一步固化甚至异化。”因此,基于这个现实考量,何慧丽教授决定开设这一门课程,为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农村,填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认知沟壑,并更全面地理解当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

在谈及对同学们的期望时,何慧丽教授说道:“我不想让你们觉得,你们与采访对象没有感情联系或者血肉联系,所以我认为,知识分子下乡应该做一个建设型的研究者和采访者,而不是一个所谓的客观的、冷漠的采访者。我们要真正跟他们接触,帮他们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只是采访。他们一直在接受我们的采访,给他们添麻烦,要真正为他们留下点什么东西。我希望大学生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到基层去,不要只是采访,要给他们做一点什么。”

朱峰 赵子涵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