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2019全国乡村振兴高层论坛在山东平度召开
  • 来源:本网原创
  • 编辑:孙菁
  • 作者:郝凌峰
  • 2019-10-19 12:55:01

本网讯(记者郝凌峰)10月18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农业农村部主管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19全国乡村振兴高层论坛在山东省平度市开幕,深入交流探讨全国乡村振兴实践经验,推广平度市以品牌引领推进产业融合、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的“平度模式”。

 

来自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部分省市发展改革局(委)、农业农村局、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机构等代表200余人齐聚平度,开启了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 夯实振兴产业基础”为主题的大讨论。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副主任,农业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和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作主旨发言。

作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和农业大市,平度于去年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同时也是青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主阵地。在推进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平度市坚持用全国眼光、国际视野来审视自我发展定位,将乡村振兴战略融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组织振兴为引领,坚持以产业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以城乡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推动乡村振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平度示范”。

论坛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宣布把平度市列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调研基地,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原司长孔泾源向平度市授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调研基地”标牌。

 

在论坛上,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炎兵发布了《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发展报告(2019)》,报告从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沿革、主要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提出了探索多种产业融合模式、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产业融合投融资机制、健全管理体制等建议。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石明磊代表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北京中改智库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评估调研组,现场发布了《平度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估报告》。报告共分为总体评估情况、主要做法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三部分,对平度市农村产业融合进展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对平度市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速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以“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指导思想,以产业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以城乡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的“两融合两促进”为发展思路,品牌引农、科技强农、加工惠农、商贸兴农、文旅富农和改革活农等一系列举措给予肯定;同时,也对平度市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并提出了加大品牌的产业引领力度、加大龙头型企业的培育力度、以争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抓手带动全局等三条针对性建议。

 

本论坛设两个分论坛,围绕“农村产业融合——品牌引领的力量”议题,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原司长孔泾源,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王运浩,农业农村部《优质农产品》杂志总编、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宋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邹一南,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导张友祥等代表分别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专长进行了发言;围绕“面向未来——新时代三产融合新路径”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山东省寿光市、吉林省公主岭市、河北省灵寿县、山东省平度市等各地政府代表结合地方实际进行了发言。

 

近年来,平度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出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路径。加强农业品牌培育,成功培育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等19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无公害认证农产品也有118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8个,占青岛市“三品一标”认证总数的40%。坚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产业振兴带动,已培育青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2家,数量占青岛市的27%。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82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到19家,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位列全国同类县市前列,出口产品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约7亿美元,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农业与文旅结合,挖掘平度节气养生文化历史,通过举办大泽山葡萄节等节庆活动,将农业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全市发展农业观光园31处、生态农庄12个、采摘园52个,2018年旅游人数达到65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30亿元。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