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2019年度中国三农创新榜候选 详情
山东省农科院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想干事就有平台 肯努力就是主角
  • 编辑:暴佳然
  • 2019-12-30 09:32:55

本网讯(记者 吕兵兵)日前,山东省莒南县涝坡镇的一处花生种植基地吸引了来自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国家和山东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等的150多位专家前来参观。

参观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介绍,依托山东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这一平台,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开展协同创新,集聚起顶尖科研团队、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等多方力量,研发示范的花生减氮增钙协同增效、全程可控施肥等技术成效显著,符合农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亩均可实现节本增效300元左右。

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省农科院并作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等重要指示;山东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于2016年起支持山东省农科院启动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这是我国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省财政给予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截至目前已累计支持2.2亿元。

“改革传统农科管理模式、科研模式和考评模式,坚持问题导向、保障稳定支持、推进协同创新、实施差异化考核,让科研人员‘想干事就有平台,肯努力就是主角’,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室和田间地头,投入到当前亟待突破的科研领域,实现‘问题与任务对接、科技与市场对接、创新与产业对接、贡献与绩效对接’,这就是创新工程改革初衷的追求。”省农科院院长万书波说。

在创新工程支持下,山东省农科院组建了50个任务团队,换来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井喷”:通过国家或省审(认)定新品种115个,有27个品种和38项技术被列为国家或省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获得国家与省部级科技奖励150余项;创新工程团队对接各类新型主体建立研发中心15个,博士科研工作站49个,科技成果示范基地45个,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475个,搭建起科技与产业有效对接、覆盖全省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

坚持问题导向,瞄准产业发展瓶颈搞研发

临邑县德平镇种粮大户魏德东,自2016年起改变了收完小麦种玉米的做法,在玉米密植的基础上,在每4行玉米间加种3垄花生:“这几年,亩收夏玉米稳定在1000斤以上,花生300斤左右,减少化肥、农药投入10%以上,亩均增收500元以上。”

这是山东省农科院近年来主推的“花生玉米宽幅间作”粮油均衡增产技术模式,瞄准的是我国当前耕地资源不足、粮油争地矛盾突出的瓶颈。其核心技术是压缩玉米株行距,发挥其边际效应,在稳定玉米产量的前提下,多收一季花生。同时,利用花生根系固氮特点,降低氮肥施用量,实现绿色增产。该技术模式已申请国家专利十多项,被国务院列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技术措施之一,2017年起连续3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主推技术。

粮油争地是当前粮油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设施蔬菜生产中化学农药(激素)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同样存在。“我们研发的天敌治虫和熊蜂授粉技术,可减少农药用量50%以上,减少激素用量80%以上,且授粉坐果率达98%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郑礼说。

采访发现,以解决产业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山东创新工程坚持“以问题定任务、以任务建团队、以团队促发展”的科研组织模式,破解科研生产“两张皮”、科研创新“作坊式”和科技成果“碎片化”等问题,实现“立足四大需求,设立四大任务”:根据公益科研需求设立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设立产业重大技术创新,根据技术创新需求设立基础理论研究,根据区域发展需求设立农业科技成果集成示范。

财政稳定支持,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创新

今年夏收,山东各地捷报频传。山东省农科院选育的“济麦23”,在招远市张星镇付家村实打亩产821.49公斤,创我国中强筋小麦高产典型;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系“济麦52”、抗旱节水小麦“济麦60”,也分别创下亩产787.84公斤和735.42公斤的好成绩。

培育突破性小麦新品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山东省农科院成立了由中国工程院赵振东院士领衔的开放式小麦联合攻关团队,集合育种专家40余人,多学科协同、老中青结合。“团队相继培育出以中强筋小麦‘济麦23’,强筋小麦‘济麦44’‘济麦229’,抗旱节水小麦‘济麦262’‘济麦60’为代表的一批丰产性好、综合抗性突出的优质小麦品种。”赵振东说。

山东省财政厅农业处副处长沈雪灏介绍,山东对创新工程进行稳定支持的初衷,就是要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建立“稳定科研任务-稳定创新团队-稳定财政支持-调活创新机制”的科研管理机制,让科研人员聚焦“找问题、建团队、搞创新”,用省财政的专项支持撬动国家级和地方创新资源,共同解决山东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山东省农科院财计处处长孙万刚说:“我们主动为科研人员着想,改革科研经费管理方式,直接经费预算内可统筹,实现‘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间接经费按一定比例作为业绩绩效,激发创新热情。同时,创新工程管理坚持优化服务,在检查评审上‘做减法’,在服务方式上‘做加法’,为科研人员潜心创新研究营造良好的环境。”

开展协同创新,集聚全国农科顶尖力量合力攻关

在泰安市岱岳区,有一处连片600亩的小麦科技示范田。在这里,已有5家科研院所,6家企业以及6家主体参与进来。

“在创新工程平台上,集聚多方力量合力攻关的效果已经显现。”主要农作物高效种植团队首席专家刘开昌说,“今年小麦生产季,示范田展示了47个新品种和8项新技术,一处攻关田亩产创828.7公斤。”

采访发现,在山东创新工程提供的广阔平台上,不仅省内的农科资源充分参与进来,以中国农科院为代表的国家顶尖农科力量,也已是平台上的主角。

2017年9月15日,中国农科院与山东省农科院签订了《科技创新工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解决重大关键性科技问题为目标、以共建高效协同创新团队为特色、以财政稳定支持为保障、以加快成果转化为落脚点,探索国家与地方院协作攻关的新模式,在现代种业、资源生态环境等10个领域,共同组建了百名高端人才协同创新团队,研发百项产业关键技术,精准服务百家新型经营主体。

2018年11月27日,山东省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签订了《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合作协议》,提出继续深化两院创新工程合作,共建两大科技平台,服务黄河三角洲农高区建设、整建制打造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样板等。

“创新工程团队组建始终坚持开放性原则,跨学科、跨单位开展协同创新,推行‘集团军式’联合攻关机制,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极大地提高了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示范进程。”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说。

不分主角配角,全力推进“无差别支持+差异化考评”

山东省农科院科研处处长张正坦言,以前的科研项目,支持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多,而一些基础性、公益性、长期性的研究,落入了“国家项目不支持、企业不愿干”的尴尬地带。对此,创新工程推行“无差别支持+差异化考评”策略,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每年40万元经费的支持下,我们不仅完成了本院纸质文献向电子文献的转化利用,还实现了与中国农科院等国字号单位以及地市农科院所的文献远程共享,撬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图书资源。”农业科技信息与知识服务团队首席专家王磊说,“2016年,我院电子文献浏览量仅为77.41万人次,到2018年就达到了2182万人次。”

“以前,农业科研的主角,是研究品种、技术、机械的。我们搞监测、搞数据分析,往往是配角,很难出成果。现在,我们对作物、土壤和环境开展周密监测,制定了科学规范的数据收集和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更好地为其他科研项目服务,还能尽快形成对相关监测数据的规律性认识,为国家决策和科学施策提供准确依据。”大田生态环境长期定位监测与评价团队首席专家王旭清说。

据介绍,创新工程在“因需设岗”的基础上,用针对不同任务类别和产出特点,分类制定考评指标体系,改变传统的“重点评价论文专利成果数量,轻视创新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的评价弊端,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建立“体现职责定位、注重创新质量、凸显转化效果、反映绩效贡献”的新型激励约束机制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者多得”的团队动态管理模式,依据创新质量兑现绩效奖励,发展快先支持、发展好多支持,探索建立一个更加符合农业科技创新规律的科研管理新模式。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