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两会快讯 详情
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保障乡村文化振兴
——访全国人大代表、德州市政协副主席马传先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刘菁
  • 作者:申相磊
  • 2020-05-26 11:40:20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农村、城市社区群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供给不足,群众需求难以有效满足,基层文化建设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何破解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难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德州市政协副主席马传先。

222.jpg

全国人大代表、德州市政协副主席马传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体广场建设推进力度大、覆盖面广,农村、城市社区群众活动空间得到较好保障。“但目前基层文化设施相对单一、落后。”马传先告诉记者,不少地方限于场所空间和管理的实际困难,文化活动室与党建室、会议室等合并一处,“多室兼用”的活动场所不足,文体器材投放不够。

除了硬件设施不足外,在文体活动内容等软件方面,马传先认为,文体活动单一、符合群众需求文体创作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也值得重视。农村、城市社区有组织的文体活动较少,群众自发性活动多为锣鼓和广场舞,农家书屋图书来源社会捐赠,图书量少内容不够丰富,文化资源利用率较低。农村基层文体创作产品供给目标性和针对性不强,农民群众对基层文化建设关注度和参与热情不高,存在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产品与农村实际需求脱节现象。

同时,马传先认为,目前我国基层文化投入结构不平衡。财政专项资金多数投向文体广场等硬件设施上,对文体活动培训、文化服务管理等方面关注较少,标准化服务和长效运行机制缺失,经费投入不足。

“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基层文体人才缺失比较严重。”马传先说,农村、城市社区基层的专职文体人才匮乏,因待遇差、发展前景受限,文体专业人才不愿扎根农村基层,农村、社区有文体特长人才培养不够,“领头雁”效应发挥不足。

如何破解上述难题,马传先建议:

一要加大基层文化活动室设施建设,配置乡镇街道文化工作站。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项目立项、服务提供等方面重点向农村、城市社区倾斜,加快农村、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器材的配套升级。进一步推进农村、城市社区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数字化水平,统筹实施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加快完成农家书屋总分馆建设,提供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数字移动终端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水平。鼓励社会捐赠支持农村、城市社区基层文化建设。加强乡镇街道工作机构建设,明确职能,逐步补齐基层文化振兴短板。

二要重视创作适应大众参与的文化作品,满足基层群众文体活动需要。“十四五”规划要把乡村文化振兴列入专项,组织一批国家级作家、艺术家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筑中国梦”文艺活动作品,让大众参与,从中受教育。深入挖掘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充分开发创建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在农村基层地区加大对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推广,适时推出一批文化要素聚集度高的文化产品,形成产品类型丰富多样、结构较为完备的文化产业体系。

三要重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人才激励机制,争取高学历、有能力的文化艺术人才长期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文艺专职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设立基层文化发展奖励基金,每年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文化成果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在用人机制、管理机制上进行大胆创新和改革,乡镇街道文化站要把发现培养乡村、城市社区文艺骨干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强化培训,使其成为开展文体活动“领头雁”。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农村文化志愿者数量和质量,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