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致富 详情
伊利把产业基地送到贫困户“家门口”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何定明
  • 作者:任璐
  • 2020-06-28 18:17:01

“企业提前收购让村民的收入有了保障,真是推进党建惠民生的一项实事工程。”日前,说起结对帮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大阳村支部书记吕小平不住地感慨。大阳村是伊利集团开展党建共建的十个村之一,重点通过扶持产业带动脱贫攻坚。去年伊利联合产业链供应商共收购青贮30468吨,仅此一项,为10个结对村农户创造收益约1000万元,实打实的惠民成效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相赞。

实打实的惠民成效,来自于伊利“产业基地精准扶贫”模式在全国的落地。近日,“伊起小康”脱贫攻坚项目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进行了签约,并同步启动敕勒川30万头奶牛生态牧场示范项目暨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基地建设,旨在打造土默特左旗脱贫样板,全面助推脱贫攻坚和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乳业领军企业,近年来伊利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产业基地精准扶贫” 模式。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带动、精准发力、全面脱贫”十六字方针,伊利以党建工作引领扶贫工作,结合贫困地区的产业特征,通过共建产业基地带动贫困群众拔掉“穷根”,同时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就业扶持等,实现“精准滴灌”,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最终实现全面脱贫和不返贫的目标。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伊利脱贫攻坚精准发力的方向之一。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伊利制定了针对性的扶贫方案——投入500万元成立“伊起小康”扶贫公益基金,用于“补短板、强弱项”专项扶贫活动;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巡回诊疗服务,资助患大病的贫困户,探索建立扶贫公益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保障机制……

安占国是伊利学生奶团队的一名普通员工,他每月定期2次完成对土默特左旗31所学校1.2万多名小学生的全覆盖走访任务,全年配送学生奶8.6万多件,一年下来走了1.9万多公里,相当于近半个地球的距离。

不只是土默特左旗,多年来,伊利深入“三区三州”等深贫地区,通过共建产业集群项目,将奶业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在甘肃省典型的“插花型”贫困县武威市凉州区,投资约21亿元建设“武威伊利绿色生产及智能制造项目”,辐射带动6000多人就业;在国家级贫困县黑龙江林甸,投资约23亿元建成东北和华北地区最大的高端液态奶生产基地,新增就业约3000人。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