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致富 详情
忙碌在乡村里的“上班族”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崔丽
  • 作者:颜慧
  • 2020-08-11 20:13:01

“这么早出门是上班去啊?”

“可不是么,中午11点半就能下班,不耽误给娃娃们做饭!”

如今在内蒙古乌海市,类似这样“上班族”式的对话不再专属于城市居民,越来越多过去单纯靠种地为生的“庄稼汉”,或是曾经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走出家门、迈开脚步,到龙头农企就业务工、到公益岗位发挥光热、到村合作社中成为产业工人……过上了“上班8小时工作制,单位就在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他们对待新岗位兢兢业业,说起脱贫致富的好日子满面春风,他们在“党建+产业”“党建+就业”的带动帮扶下,正谱写着一曲高亢的乡村振兴之歌。

“不外出打工了,家门口就有大企业”

华盛绿能(乌海)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坐落于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一棵树村秀美的乡野风光之中。时值仲夏,园区产业大棚内蔬菜生长正旺,一茬又一茬的食用菌正“忙”着撑开小伞,年初开始的蚯蚓养殖项目也逐渐步入正轨……一棵树村民小组的居民王外喜正忙碌其间。在园区工作了三年多时间,除农业种植外,近年来他又掌握了不少新技术。

王外喜告诉笔者,过去,他自己种植十几亩地、养了几只羊,不忙时外出鄂尔多斯等地打打零工,家里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自从我到咱们园区上班后,我觉得日子比从前过得可是‘洋气’了,每天按时上下班,一个月挣三千多块钱。这家门口就有大企业,再不用外出打工了!”如今的王外喜,走起路来都透露着一股精气神儿。

在各级党组织的推动下,在一棵树村,企业不断完善农户与各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土地流转增收、就业增收、入股分红等形式,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企业充分发挥食用菌、蚯蚓养殖和生态观光旅游业、餐饮业等产业优势,解决巴音陶亥镇劳动力务工就业,为农村低收入人群搭建增收致富平台。

 
海南区一棵树村,“庄户人”变身产业工人。

“我们村民小组有四五个和我一起来上班的村民,园区还有十几个长期工作的村民,大家现在都成了农业产业工人,工作忙的时候每人月收入约3000到4500元,大家越干劲儿越足。

工作在合作社 致富在新农区

在海勃湾区王元地村,有不少村民通过资金入股、技术入股、雇佣或合作等形式加入村集体经济鸿星田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促进家庭经济增收;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则通过到合作社就业,或向加工厂出售自家农副产品,实现脱贫致富。

 
王元地村合作社就近解决村民就业难题。

“我们家人口多,单靠种十来亩地根本不够维持生活。村里办起合作社后,老汉在家种小麦,小麦熟了直接卖到合作社;我在这打工,一个月又能收入3000元,可解决了大问题了。”村民李玉娥说,专业化的种养殖合作社让她看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新农村的新希望,更让她干劲儿十足。“只要大家爱吃我们村的面食品,从早干到晚我也不嫌累。”

鸿星田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党建+村企联结+农户+基地”的形式,利用村集体房屋开办日产1000公斤的蔬菜面加工厂,逐步增加馒头生产车间和系列面食生产线,通过企业经营、利润分红的方式发展集体经济。“现在每天能销售100多件吧!我们的生产线用得都是咱村自己的面粉、油料,工人也是咱村自己的村民,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日子想不红火都难!”合作社负责人田国强说。

王元地村第一书记孔威介绍,经过两年的经营,王元地村的白面、手工面条、面包、大麻花、糖麻叶等面食品在周边已小有名气,和城区不少连锁蔬菜店、单位等签订了销售协议。“产品卖得火,需要的工人就多,现在村中有8人长期稳定在合作社工作,月工资3000元左右。”孔威说。

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期间,我市鼓励各村镇打造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鼓励贫困户参与项目建设,使村民逐步转化为产业工人,切实解决村民就业问题。

过去建档立卡户 现在半个“铁饭碗”

除了采用产业化带动,推动农区居民依托内生动力脱贫外,农区公益岗位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同样效果显著。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建档立卡户王雄姿就通过公益岗位得到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同时也收获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海南区巴音陶亥镇,公益岗让困难村民稳定脱贫。

王雄姿和丈夫王金柱曾经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夫妻二人没有工作,年纪虽不大却没有劳动技能,一年下来只能靠自家10亩玉米地收入的四五千元钱维持生活。

“以前,我们的生活只能算是勉强维持,家里要有额外500元的支出,我们两口子就会着急上火,东挪西凑。这几年我在村里安排的公益岗上打扫卫生收入,还在乡政府那儿干过保洁,现在又到镇政府餐厅的公益岗做饭帮厨,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王雄姿告诉记者,镇政府离家不远,不耽误她每天回家做饭照顾孩子,丈夫王金柱如今也致富动力十足,成了村里的养殖能手。

“我现在特别知足,每天定点儿去镇政府餐厅上班,接触的都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感觉自己也捧着半个‘铁饭碗’呢!”王雄姿笑着说,“这样一来,两个孩子的生活费、家庭的支出就够了。比起以前,日子过得真挺好。”

在乌达区富民社区,因为意外事故导致腿部残疾的刘虎义过去只能依靠低保金生活。社区扶贫专干通过公益岗帮他安置了一份下夜的工作,增加了他的收入,改善了他的生活状况。每个月的低保收入再加打工收入,能有2000多元。

“我们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公益岗和就业部门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确保农区弱势群体充分就业。”富民社区第一书记丁雪佳说。

充分发挥好公益岗位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既可免除农区脱贫攻坚中的直接给钱给物、培养懒人习气的弊端,让农区居民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自主脱贫,又可在农区开发出一定就业岗位,灵活照顾了弱势群体,根据他们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解决了家庭的后顾之忧。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