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联动”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水平 董金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城乡融合的

2020-09-15 17:11 来源:中央稿库 编辑:王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城乡融合的高速推进,一大批新型农村社区开始涌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抓好最为基础的社区治理,对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临海市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思维、战略思维,着力构建区域化组织体系、精准化服务体系和规范化保障体系,以有温度的党建引领有成效的治理。

构建区域化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一网覆盖”。深化“党建引领、党员入格”工作,加快建立结构严密、有机衔接的网格体系,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优化组织设置。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网格支部实体化”,健全“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三级体系,推广建立“志缘、趣缘、业缘、地缘”等功能型党组织,设立党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全覆盖联系居民,推动党的工作全面“进小区、入楼栋”。扩大组织覆盖。紧盯楼宇商圈、园区小镇等新经济新业态领域,区分商圈楼宇型、居民住宅型等不同类别,以网格党小组为单元进行模块管理,把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每个治理网格。同时,把党组织建在物业公司和社会组织孵化器上,鼓励社区党员担任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扫除组织覆盖“空白点”。强化组织功能。实施支部组织力提升工程,开展“和美家园·幸福社区”争创行动,建立支部建设情况经常性检查机制,分类加强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把党内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要求落到支部、融入党员工作生活。

构建精准化服务体系,实现党建引领“一呼百应”。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作为根本追求,用群众“笑脸”检验治理成效。健全“共驻共建”机制。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轮值主席制,鼓励和引导辖区内各单位党组织主动走出“大院”、打通“围墙”,建立驻区单位资源与社区服务需求相衔接的共建项目认领机制,统筹解决小区停车、垃圾分类、课后托管等民生需求。持续推进“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推动职能部门力量下沉街道,提升街道党委统筹协调能力。健全“三社联动”机制。积极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士“三社联动”,大力培育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专业调处类等社会组织,深入实施“红色物业”计划,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帮助解决居家养老、医疗保健、物业维修等“关键小事”。推进“银耀党支部”建设,发挥老党员、老干部优势,为社区治理助力添彩。健全“三治融合”机制。激活自治拓展互助服务,健全民情恳谈会、听证会、评议会制度,完善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激发居民自治热情。彰显法治优化平安服务,成立“夕阳红守护队”“夕阳红调解队”,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社区,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浸润德治丰富文化服务,定期举办以红色经典节目为主题的“小弄堂大舞台”活动,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社区文化。

构建规范化保障体系,实现党务干部“一专多能”。进一步推动人财物下沉一线,切实解决社区“小马拉大车”问题,让社区党组织说话有底气、服务有能力。打造标准化红色阵地。实施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阵地提档升级工程,坚持党建资源共享共用,科学规划建设一批、整修拓展提升一批,推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不断增强综合性和服务性。同时,在商圈楼宇、人流密集区域等建立“党群服务驿站”,打造“10分钟”服务圈。打造专业化骨干队伍。突出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导向,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让他们更有存在感、尊严感、荣誉感。抓住社区换届契机,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大力选树“治社导师”,健全落实“三岗十八级”绩效薪酬制度,加大定向招录镇街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大幅提高持证社工比例,打造一专多能的“全科社工”队伍。打造智慧化信息平台。大力探索“智慧社区”模式,以“线上吹哨、线下报到”为目标,开发“红色帮帮享”等服务平台,搭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和志愿服务信息化系统,实现“预约在网上、代办在网格、服务在社区”,为社区治理插上“信息化翅膀”。

(作者系浙江省临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