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督战未摘帽贫困县·各地报道 详情
行走广西看脱贫之一
村村户户兴产业 扶贫扶智拔穷根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记者 阮蓓 王刚 刘硕颖
  • 2020-09-25 20:17:39

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2000亩砂糖橘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绿果挂满枝头,丰收在望。“去年底修好了通村水泥路,大卡车能直接开进果园,砂糖橘再也不愁销路了。”曾经的贫困户、现在的致富带头人班统茂对未来充满信心。

百坭村是深度贫困村,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95户894人,初始认定贫困发生率42.94%。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黄文秀生前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带领全村在2018年实现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2.71%。“目前全村还有9户34人未脱贫,力争10月全部实现摘帽,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黄文秀接棒人、现任百坭村第一书记杨杰兴表示。

目前,乐业全县已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猕猴桃2万亩、芒果1.2万亩、油茶1.6万亩,覆盖了全县8个乡(镇)88个行政村(社区),实现村村有产业基地、户户有产业支撑两个“全覆盖”。

“一村一特”产业扶贫成效好

在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引导贫困户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经营、小加工“四小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特”“一户一品”,是乐业县打造的产业扶贫新格局。“以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为目标,结合贫困户实际进行分类指导,并将扶持、投入、管理、建设4项优惠政策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确保见到成效。”乐业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发展“四小产业”的贫困户达4232户、占比31.6%,建成各类生产经营场地200多个,累计发放产业奖补1740余万元。

产业做起来了,如何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面临的最大问题。“只有形成质量标准和自己的产品品牌,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杨杰兴说,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为此村里与农行百色支行积极对接,启动了对全村每家每户的资金需求调查,“不仅覆盖了所有贫困户,还延伸到非贫困户。”

在农行百色分行副行长卢兴杰看来,2018年获得“乡风文明红旗村”称号的百坭村有着良好的授信基础。“通过‘百户千万’信用村信用户模式,收集全村农户基本情况,采取调查入户、村党支部推荐、录入系统、进入大数据、生成白名单、网上审批、网上申请放贷程序,农户信用贷款几秒钟到账,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卢兴杰介绍,农行在百坭村布放惠农通服务点,2018年以来,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16户140万元,支持农户发展柑果、油茶、烟草等产业。

教育惠民扶贫先扶智

精准扶贫,教育先行。近年来,乐业县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累计投入资金6亿多元,加大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每个学生有学上、能上学、上好学。

据乐业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对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主要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五大类。在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的基础上,每个贫困学生还有帮扶教师,将扶贫与扶智、扶志有机统一。学校还结合国家营养改善计划,每天每人补助4元,实现教育惠民政策全领域、全环节覆盖。

为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乐业县通过对辍学学生及家长开展思想动员、法律宣传教育等方式,劝导辍学学生返校上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不因贫辍学。“劝返只是控辍保学的第一步,让学生留得住、学得好、爱学校,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乐业县副县长陈允刚说,全县保证每一个返校学生有教室、有课桌、有住处,并针对各个学生的辍学原因,分类实施关爱保学行动,组织开展师生结对帮教、学生“手拉手”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今年以来,乐业已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少年儿童失学辍学人数动态“清零”目标任务。

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为避免脱贫攻坚工作结束、驻村第一书记撤回后,村干部“无所适从”、村级事务处理脱节等情况,顺利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乐业县率先在广西探索开展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即在保持身份不变的前提下,对全县88个村(社区)“两委”定工和半定工干部全部参照公职人员管理,并建立了报酬有保障、管理有制度、工作有考核、进退有标准的村干部管理制度。

“对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基本报酬参照公务员副科工资标准发放,将每月基本报酬从1800元提高到3967元,其他定工、半定工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从每月900元提高到2400元。”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增加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和“乡村振兴·争创五旗”成效奖,每年按照当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新增收入部分的15%对村干部进行奖励。

同时,全县创新村党组织书记公开选拔制度,对需调整撤换的村党组织书记岗位,如本村无合适人选,采取向社会公开选拔的形式进行补齐配强,着力打破村党组织书记选拔地域、身份、职业限制,并制定一系列配套规范制度,每年年底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党员群众、村民代表对村干部履职情况等进行民主测评,切实用好考核“指挥棒”、把好业绩“标尺杆”,让村干部聚力主责主业。

在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工作推动下,全县34个村2.5万多名贫困群众实现高质量脱贫,贫困发生率在去年年底下降到1.81%。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