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看地方 详情
示范引领促振兴——济宁市兖州区推进乡村振兴观察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朱一鸣
  • 作者:申相磊 张美荣 李海波
  • 2020-11-23 20:52:01

泗河桥上,大型重卡疾驰,泗河桥下,五彩风车轻转;蒂德车间,精密机床齿轮高速运转,日光温室,嫩绿番茄苗静待花开。初冬的兖州大地,凉风难掩热景。

作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区)、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区第67位,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拥有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3家,工业优势突出。而同样,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兖州也成绩显著。兖州坚持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成立乡村振兴指挥部,构建统筹谋划、五个专班协调推进、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区镇村联动推进的“1+5+N+10”工作格局。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市(区)、2019年山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一等”县、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县。

示范:组团开发,集聚推进

突出的工业优势给兖州带来的不仅是产值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让兖州对新发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理解,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了有更清晰的思路。兖州打破以镇村行政区划为单元推进乡村振兴的模式,更注重农业农村资源要素分布情况及发展规律,坚持示范引领,跨区域开发,集聚推进。

在全区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重点建设“两脉、三湖、五区、九园”,示范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在北部,围绕大安镇白家店村、龙湾店村、高家庙村和酒仙桥街道古城村、陈村、付家楼村六个村庄,建设了龙湾店乡村振兴片区,在南部,着力打造涉及新兖镇牛楼、小马青、大马青等8个村庄的“花海彩田”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不仅在全区乡村振兴布局上,注重集聚效应,而且在片区内项目选择上,兖州也采取组团联动方式。游走在泗河西岸美丽的“花海彩田”,观赏五彩风车的灵动和千亩油菜苗绿意盎然,游客只需步行上堤,古色古香、特色小吃满街的牛楼小镇便呈现在眼前,两个景点仅一路之隔。而同样受游客欢迎的马桥湿地、现代农业产业园都在旁边。“在规划时,我们遵循旅游业发展规律性,组团开发,形成集聚效应,更好更久地留住游客。”新兖镇党委书记李兆胜说。

2019年,兖州被确定为山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一等”县,1个镇、5个村被认定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今年被列为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区。截至目前,兖州区省市两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33个,清洁村庄达到115个。

融合:一产为基,“三产”联动

春天赏油菜花,夏天观薰衣草,秋天看葵花、红高梁,还有丰富多彩的油菜花节、啤酒节、音乐节……从废荒地到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花海彩田”已经辐射涵盖周边60公里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城际圈。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兖州坚持以农业产业为支撑,以新兖镇大安西垛村为中心发展瓜蒌种植,以小孟镇梁家村为中心发展中草药种植等,均带动了周边3—4个村实现发展。同时,集中资源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引栽容器苗、食用牡丹等新型品种,实现育苗、采摘、无公害贮存,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虽已初冬,但“花海彩田”依旧绿意盎然,千亩油菜苗布满地面。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通过对泗河西岸的2000亩土地进行平整、培肥,北部打造600亩的马桥湿地公园,南部1400亩根据不同季节种植油菜花、向日葵、低杆高粱、谷子、芝麻等农作物,成为游客赏花游玩的好去处。

千亩花海除了供游客观赏游玩,赚旅游钱外,牛楼社区还投资建设了1万平方米的农产品加工车间,对油菜籽、葵花籽进行榨油、加工、包装、销售,延长了产业链条。除了和旅游相关的美食、商业、游乐之外,通过和当地产业的互动,“花海彩田”乡村振兴示范区还向高效农业、休闲渔业、运动体育产业等一系列产业延伸,扩大经济效益。

共富:强了集体,富了百姓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兖州始终将带动百姓致富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引领作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牛楼社区盘将全村1000余亩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发展休闲采摘、农事体验、餐饮娱乐农场。利用旧村拆除土地,建设了6800平方米的商贸中心、占地60亩的花鸟鱼虫市场、大型钢材交易市场以及“牛楼味道”生态农庄,吸引了100余家商户落户,安置500余名村民就业。

“牛楼小镇新增300余个就业岗位,而且三分之一商铺是牛楼社区居民在经营,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小镇为商家免去第一年租金,第二年只收取营业额的10%作为租金。”牛楼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安说,小镇不仅盘活了现有乡村旅游资源,更增加了参股居民的收入,带动了社区居民就业。

34岁的村民郭磊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在外打工的郭磊回到家乡发展。“商业街建成后,我是第一个搬来开始装修的,现在店里每天的营业额在6000元左右。”店主郭磊说,他开的神仙豆皮小店成了“网红店”,门口排队的人络绎不绝。

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入股牛楼小镇项目也都得到了实惠。“2018年入了股,年年有分红,利息也高,要用钱的时候提前说一声就能把钱取出来了。”69岁的牛培栋说,他已连续两年拿到了分红。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