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探索“乡村重塑”勠力践行责任担当
——上海大学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团队服务乡村振兴侧记
2021-01-14 22:57 来源:中国农网

“过去8年里,我们这个团队通过不断创新探索‘乡村重塑’理念,把艺术带入中国乡村,也帮助民间手工艺登上大雅之堂,发挥艺术设计专长助力乡村振兴,蛮有成就感的。” 不久前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岗位上退下来的汪大伟教授,谈到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团队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探索实践,欣慰中含着自豪骄傲。

 
汪大伟教授(右)在青海果洛州非遗传承人家里交流作品。

历史和当下的实践证明,设计在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价值呈现乡村独特魅力方面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重塑乡村价值导向、助推乡村转型方面有着深远影响。上海大学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团队身处大都市的象牙塔,自觉走进乡村,创造性提出“乡村重塑”理念,用设计服务长三角美丽乡村的同时,专注于非遗活态传承与跨界创新传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服务乡村振兴之路。近日,记者走进上海大学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团队的老师们一起回忆“乡村重塑”历程,探讨非遗活态传承与跨界创新实践的时代意义。

用设计讲述中国乡村振兴故事

2015年10月28日,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上演压轴大戏,主题为“地方重塑:中国乡村实践与文化复兴的邂逅”的展览吸引了300万全球各地人士关注。

第一次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国乡村是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小镇,展出的除了莫干山新晋网红民宿,还有乡村里常见的老竹编、手工扇等艺术品。策划举办这场大戏的,是率先在国内提出“乡村重塑”理念的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团队。在这之前,团队已经先后在浙江台州、丽水等地的美丽乡村探索践行“乡村重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留下特有的足迹。

 
金江波教授(右二)在莫干山庾村美术馆介绍非遗传承人与荷兰设计师合作作品。

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金江波教授告诉记者,团队在讨论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时提出了“乡村重塑”理念,开始实践后,虽然明确了以公共艺术的理念与智慧打破传统规划思路,致力于帮助乡村实现文化重塑、产业转型,但是,需要用世界的眼光来审视效果,米兰世博会展览的成功证明了理念和实践的价值。

记者通过金江波了解到,乡村振兴对于艺术设计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不要说普通的乡村,即便是莫干山小镇这样的著名旅游休闲小镇,也亟需通过“乡村重塑”推进产业转型。团队在莫干山小镇连续几年的重塑活动,是团队服务30多个乡村重塑的缩影。

自2016年以来,团队先后在莫干山小镇推出一系列创意设计活动,请来国际、国内设计师,先后打造了莫干山公共艺术创客基地、庾村美术馆等多个体验平台,非遗手工创意作坊、莫干山农产品包装设计工作营等项目及活动也一一落地。2018年,团队联合莫干山镇政府发起首届莫干山国际民宿艺术节的同时,还发起以“乡村重塑,莫干山再行动”为题的莫干山公共艺术行动计划,系列活动持续了一年多。

这一系列的创意不仅需要专业设计支撑,更需要团队服务乡村振兴的奉献精神。

对此,金江波表示,在地方重塑的过程中,不只是文化植入和传统价值挖掘,而是建构新的生态关系,通过设计注入内容和活力,培育新的土壤,实现乡村的自我成长,这需要一个过程,急不得。

“我们团队一直慢慢在做,一个地方的重塑计划往往需要三五年来完成,等它形成一定的气候,我们再去下一个地方。”金江波说。

确实,乡村重塑少不得项目的策划和落地,但决不能项目化,所有的项目,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而异,通过艺术介入社会、重塑地方的价值导向,助推乡村转型,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这才是公共艺术团队理应担起的乡村振兴社会责任。

记者发现,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团队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不错效果,8年来,团队为30多个美丽乡村提供了重塑服务,其中4个村落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认定为中国传统文化村落。

执着跨界为了非遗活态传承

 
章莉莉教授(右一)和青海海东市互助县土族盘绣传承人交流

走进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记者看到中心牌子上方挂着另外一块牌子——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经介绍得知,这是2016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支持设立的18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中唯一设在高校的一个工作站,而且,上海大学不仅拥有唯一工作站,还负责运营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聚焦西部援助工作。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兼运营总监章莉莉告诉记者,团队把非遗活态传承视为一项新的事业,原本从事地铁空间设计的她则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这项事业中,并在跨界创新实践中摸索方法。

记者通过章莉莉了解到,团队是在实践“乡村重塑”的过程中有缘发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人文价值的,并进一步认识到这一人文价值完全可以和西方设计文化展开平等对话,让民间艺术走进城市,走向世界。

全新的认识,为团队打开了另一个服务乡村振兴的阳光大道。借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团队开始行动。自2014年年底策划“羌绣传承与创新设计”活动以来,团队很快形成“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跨界创新教学”和“国际创新设计工作营”的工作模式,随后五年里,团队通过培训、回访等形式不断升级迭代该模式。

“设计扶贫”的概念就是在这期间得以完善的。截止记者采访当天,团队举办了11次整建制非遗扶贫教学班,为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带头人培训和基础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包括4次青海果洛研培班、3次新疆地区研培班等。

回忆起“设计扶贫”实践,章莉莉特别强调了2017年底这个时间节点,在开展贵州遵义扶贫研修班期间,团队集体展开思考,形成一致意见,即从以往聚焦传统工艺振兴转向如何让传承人回到家乡带动产业振兴。

思路的转变意味着团队不得不直面跨界创新实践的更大挑战,研修班的创作目标从设计制作好作品供展览传播转向设计有市场、能销售、好制作的产品,团队成员除了完成原有的工作,还得经常穿梭在设计师群体、传承人群体、学生群体、品牌群体之间,为这些群体和那些在偏远民族地区的非遗传承人搭建包括设计、制作、销售在内的渠道。

“这本质上是城市与乡村文化的交融,有交融才会有成果,非遗才能实现活态传承,团队必须为此付出更多努力。”章莉莉说。

为此,章莉莉带头学习经济、金融领域知识,寒暑假期间经常回访传承人,走进传承人的家乡,他们的身影,多次出现在青海果洛、贵州赤水等贫困地区。

团队的努力更好地实现了他们把艺术带入中国乡村、帮助民间手工艺登上大雅之堂的初衷。至今为止,团队已经完成500多个非遗活态传承创意,20%实现了商品化,将老字号企业的发展与非遗活态传承、设计扶贫有效结合,是团队联通设计师、传承人、品牌群体让民间工艺登上大雅之堂的最好注解。

2019年11月进博会期间,凤凰自行车和遵义藤编组合聚焦了众多采购商眼球。2020年4月上海五五购物节期间,哈氏食品和赤水竹编融合而成的“竹报平安”海派点心竹编礼盒篮,风行上海滩。今年九月推出的格萨尔“英雄史诗”限量钢笔套装是果洛非遗“格萨尔文化”与英雄钢笔跨界创新扶贫的结晶。未来,团队还将陆续推出果洛牦牛绒家居系列产品、赤水竹编文具系列产品。

团队的真诚付出探索出了具有上海特色的非遗活态传承模式,也成长了团队每一个成员,章莉莉是代表。她先后获得了2018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2019中国传统工艺振兴“非遗活力致敬人物”、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优秀专家”称号。

“团队成员快速成长肯定值得高兴,团队勇敢面对新事物的考验,快速提高协同能力,是最值得高兴的事。56个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是巨大财富,团队能力提高了,才能把更多民族文化转换成当代作品,助力乡村产业转型。”汪大伟说。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