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燕:生活以痛吻我 我却用爱高歌

2021-02-26 19:20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暴佳然

初次见到田燕是在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麒麟复烤厂的分选车间里,年近50的她正在工位上熟练地分选着一片片金色的烟叶,略显沧桑的脸上透着一股子坚韧的硬气。

听田燕的工友介绍,她是复烤厂业务外包分选工队伍里的“老人”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进厂务工,至今已有二十几个年头了。虽然家中不算富裕,但她家的经历和她身上那股吃苦耐劳的精气神都让旁人对她心生敬意。

田燕来自云南曲靖沾益区的小山村,1997年前后偶然通过业务外包单位进入了麒麟复烤厂务工。1999年经人介绍嫁给了临乡的袁正强。两人于1999年结婚,婚后田燕就跟随丈夫在沾益区金龙街道玉光社区小海子村落了户。

婚后不到一年,夫妻俩迎来了大女儿的降生。也就在这一年,丈夫的大哥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去世,大嫂自觉生活无望便离家出走,留下了不满1岁嗷嗷待哺的侄儿。丈夫家中原本兄妹三人,而此时,父母已上了年纪且身体较差,家中妹妹已经出嫁,抚养侄儿和赡养父母的义务落到了夫妻俩的肩上。

没享受几天幸福生活的“小家”,一下变成了6口人的大家庭,田燕当起了两个孩子的妈。面对沉重的生活负担,除了家中的几亩玉米地,就只有田燕在复烤厂小半年务工的收入和丈夫在村里打零工的微薄收入,夫妻俩为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犯了难。

眼看一家人生活困难,村里人给田燕出了主意,建议她们家尝试种几亩烤烟,每年4月份种下烟苗,8月把烤烟收成卖完后刚好赶上复烤厂的生产期,既可以增加收入,也不耽误田燕到复烤厂务工。和丈夫一合计,两人说干就干,马上就向当地烟草部门提出了申请。

2001年,在当地烟草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夫妻俩种植的6亩烤烟获得了不错的收成,当年就改变了一家人的困顿状况。

从此,田燕的身影不是在烟田中,就是在复烤厂的分选车间里,生活中每天都有烟叶相伴。丈夫为了照料一家老小,便仍在村子周边打零工。家里的生活也一天天变好。2006年,夫妻俩生下了小女儿;2010年,两人用攒下的钱拆除了老破的土坯房,建起了宽敞的新房,让老人们舒舒服服地度过了晚年。

2016年,在老人相继离世后,田燕与丈夫开始一并到复烤厂务工,从事相同的烟叶分选工作,成了厂里的“夫妻档”。“对烟叶太熟悉了,车间里的工作我们干起来很简单,离家又近,这些年收入也不错。”她笑道。

如今,两人已把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近10亩,种植季节还有余力到别家当帮工。扣除烤烟种植成本,俩人每年各项劳动净收入将近8万元,算得上充裕。侄子成年后到城里打工去了,大女儿在上大学,小女儿在上中学,生活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田燕表示,她对现在的生活挺知足,也喜欢这份工作,“自己一辈子没出过远门,没什么娱乐生活,还是这几年跟着在厂里务工的姐妹们学会了唱歌跳舞,今年参加分选技能比赛还拿了奖,当着几百人的面受到了表彰,挺开心的”。

据了解,田燕口中的比赛,是麒麟复烤厂与福建中烟联合业务外包方持续多年来共同开展的“党建+”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党建带队伍建设的方式,开展就业帮扶和关怀,提升业务外包队伍的综合素养、工作环境及收入水平,成效显著。

2020烤季,田燕在近500人的技能大比武中取得了前30名的好成绩,夫妻俩还一起参加了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新春大合唱。


在2021年1月举行的“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新春大合唱中,田燕所在的方阵齐声合唱《歌唱祖国》。王钟平 摄

“每年的比赛奖品都是厂里党员自愿捐款给我们购买的,真是很感动。”说起今年的活动,田燕笑着说到,“大合唱的时候我唱了好几首,像《爱我中华》《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这些歌,不知怎的,唱着唱着,眼泪就掉下来了。”

原本,田燕并不关心党和国家大事,但这些年在工厂党组织的影响下,对党和国家的政策、发展成就有了一定了解,对自己家庭和孩子的美好未来充满了信心,唱起歌来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谈到自己侄儿的现状,田燕还是有些遗憾,虽然自己一直打心底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但孩子从小比较叛逆,3年前就外出打工去了。好在,田燕夫妻俩有心也有力,筹划为他在备好的宅基地上盖一所属于他自己的新房。让他明白,无论他去到哪里,无论多久,都有人深爱他、牵挂他,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在等他!(高兴宇 马显滔)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