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农场不见人,谁来干农活?
——全国双季稻区首个无人农场春耕见闻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刘菁
  • 作者:杨娟
  • 2021-04-12 09:21:01

农场不见人,谁来干农活?4月10日上午,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新阳村的田间,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袁延文轻轻一按手机上的启动键,200多米开外,一辆雷沃拖拉机沿着机耕道缓缓驶来。稳步下田后,加载在机器尾部的旋耕机随即开始耕地,作业时自主转向、作业后自主回机库,各项工作一气呵成。

  旁边的示范田块里,插秧机、抛秧机、直播机等机械也在各自井然有序地忙活着……不过,所有机具无一例外都是无人驾驶。

  这是记者在全国首个全程无人操作的机械化双季稻无人农场示范园看到的春耕场景。据望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无人农场的本质是“机器换人”,是指在人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机械等远程控制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完成所有农场生产、管理任务的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湖南无人农场(望城)项目今年集中示范面积为280亩。

  “农场结合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院士团队的无人农场关键技术,袁隆平院士的优良水稻品种和国内先进农机设备,最大亮点是能实现水稻耕、种、管、收全过程的无人化、少人化。”望城区全能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定一边介绍一边掏出手机给记者演示,哪怕人在外地,结合5G技术,通过大数据管理中心和手机软件,都能远程控制农场中的设备,进行智能一体化水肥灌溉等操作,实现24小时“云管理”。

  据试验数据显示,无人农场能实现节本增效,减少田间用工70%,提高工作效率30%以上,节约灌溉用水20%以上,节约肥料投入50%以上,减少农药投入30%以上,实现核心示范区增产10%以上。

  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教授团队成员胡炼告诉记者,无人农场技术针对双季稻区“稻+稻”“稻+油”两种模式,使用同一拖拉机后加挂旋耕机、收割机等机具,基本自主完成水稻、油菜的耕种作业。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能很好解决‘无人种田’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农业智能化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罗锡文表示,农业智能化需要地方政府重视和好的示范载体、需要培养更多“懂机器、会操作”的农民。

  袁延文表示,湖南要因地制宜打造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发展,稳面积、稳产量,确保粮食生产任务完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