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畜牧·草食业 详情
产业链越长,日子越红火
——内蒙古通辽市打造全链条全循环肉牛产业化集群
  • 来源:原创
  • 编辑:冯建伟
  • 作者:冯建伟 李昊
  • 2021-04-12 09:38:45

产业链越长,日子越红火

——内蒙古通辽市打造全链条全循环肉牛产业化集群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冯建伟 李昊


  在科尔沁草原上养牛,牧民德力根从来没有感到像如今这样“得劲儿”。这位家住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的普通牧民已在饲草料保障、肉牛良种繁育、肉牛屠宰加工环节建起“朋友圈”,而家乡科左后旗建起黄牛交易市场后,德力根又与来自山东、河北、黑龙江等地的客商“加为好友”。如今“牛产业”链条越来越长,德力根家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既是世界玉米三大黄金带之一,也是世界肉牛黄金养殖带。近年来,通辽市把肉牛产业作为富民产业重点培育,全力推进肉牛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现已形成肉牛良种繁育、规模养殖、精深加工、线上线下交易、金融创新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肉牛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20年牛存栏260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150万头,肉牛出栏90万头,牛肉产量17万吨,全市农牧民年人均肉牛养殖纯收入达2600元以上,肉牛养殖已经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打造肉牛产业“茅台镇”

  “哞、哞、哞……”走进科左后旗北甘旗卡村海成家庭农牧场,此起彼伏的牛叫声不绝于耳。院子里是巨大的两堆草料,旁边还停着铲车,近2000平方米的牛舍里工人正在给牛喂饲草。农牧场负责人王海成告诉记者,农场里建有专门的散栏运动场、饲草料库、储粪棚等,现存栏育肥牛280头。“昨天从河北来的经纪人专门来家里买了5头牛,每头价格是1.5万元。去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一年出栏育肥牛290头,纯收入有个100万元吧!”


  王海成是当地的养牛大户,从2006年开展从事育肥牛养殖,从最初的12头育肥牛开始,逐渐积累了育肥牛养殖经验,2014年,王海成每年向科尔沁牛业有限公司保证供应育肥牛100头,公司为王海成提供担保,获得金融贷款70万元用于发展壮大育肥牛产业。

4b9aeccccde704b257748c30b57c07d.jpg

  “今年计划增加到320头牛的存栏规模,前段时间60万元的贷款已经下来了,除了买牛外,后面还要建一个更大的标准牛舍。”王海成对今年的收入信心满满。

  如今,像王海成这样养殖大户在科左后旗有上百户之多。全旗以较大自然村为单位,每个自然村都规划一处人畜分离养牛小区,将农户自家庭院饲养的黄牛集中到养殖小区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目前全旗已规划262处人畜分离养牛小区。整合各类涉农涉牧资金1.1亿元,新建及改扩建千头规模人畜分离养殖小区37个,可容纳肉牛4万多头。同时,全旗共筛选出集中连片500亩以上适宜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的地块309处。通过招商引资、项目支持、金融扶持等方式,鼓励群众发展规模育肥,现已新建万头存栏育肥牛养殖场3个。

  据了解,为打造全国肉牛产业第一旗,科左后旗制定了《科左后旗百万头肉牛产业全链条发展三年规划》,同时推进肉牛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影响力。目前,投资1.8亿元的蒙宝牛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正在安装设备,今年5月份投产;投资50亿元的乳业产业园项目已签约。科左后旗农牧局局长舍布格表示,“近年来,科左后旗以建设中国肉牛产业第一旗为目标,积极推进‘牛出院、树进院’,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推动肉牛产业全链条发展。2020牧业年度全旗肉牛存栏达到82.32万头,比上年增加12.52万头;肉牛饲养量、交易量均达100万头以上。”

  

  多举措激活肉牛产业发展一盘棋

  “这是我们村的养牛合作社,也是我们村的‘活牛超市’。我们将母牛、公牛、犊牛分栏饲养,将体重、品种相同的牛放到一起明码标价,通过‘快手’直播卖牛,就像超市卖东西一样。区别于传统集市交易,‘活牛超市’让牛天天上市。”刚走到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伊和塔拉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便看到合作社理事长杨光正在给前来参观学习的肉牛养殖考察团做讲解。

  2019年8月,由党支部和党员领办的伊和塔拉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嘎查通过村集体土地入股、社员入股、企业投资等方式,投入近400万元,以合作社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我们的合作社紧邻伊胡塔牛市,卖牛买牛赶着就走,节省了不少成本。同时针对牛市上没有成功交易的黄牛,我们还提供短期托管代养服务。同时,合作社采取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防疫、统一喂养的方式进行集中饲养,仅仅通过‘快手’直播,去年就卖了280多头牛,最多一场直播卖了40多头。到年底合作社的牛将达到700头,将进一步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杨光说。

20210318_100755.jpg

  伊和塔拉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仅是通辽市肉牛养殖基地标准化规模化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饲养基础母牛超万头苏木乡镇51个,超千头嘎查村470个,超百头养殖场474个,育肥牛企业与育肥牛专业户13550家,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741个。

  据了解,通辽市的黄牛品种改良已有60多年的历史,先后培育出“科尔沁牛”“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型群)”,肉用性能优异的中国西门塔尔牛已成为通辽市的当家品种,数量占到全市牛存栏的96%。同时,建有国家级重点种畜场(公司)3个,建有国家级种公牛站1个,已形成了育种、制种、供种、推广为一体的良种繁育体系,年培育种公牛100头,年生产冷冻精液250万支,年冷配母牛100万头,在全国100头最好的种公牛中通辽市占1/3以上。

  为了完善肉牛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通辽市制定了28项科尔沁肉牛地方标准,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肉牛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开创了“互联网+肉牛”产业新形态,建立了牲畜无规定疫病区,形成了防治结合、四级联动的兽医防治体系。

  

  牛市做“枢纽”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3月18日上午10点,位于“黄牛之乡”的通辽市科左中旗的成峰牲畜交易市场准点开市,当天入市交易肉牛1.5万头,成交量达8000多头。

  养殖户王刚每到市场交易日都会来到这里买卖肉牛,今天开市不到半个小时,他的7头半岁龄架子牛就以每头1.85万元的价格全部卖了出去。

8a6707ccef1925053193ff9b341964e.jpg

  成峰牲畜交易市场作为我国北方较大的牲畜交易市场之一,辐射范围涉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河北、广东等十多个省市近百个市县。

  据市场相关负责人商静介绍,“市场经过近20年的经营发展,每集的牲畜交易量平均达到6000头以上,日成交额可达5000万元。2019年年交易额60亿元,交易数量56万头。计划三年内达到双百目标,年交易量100万头,年交易额100亿元。”

  目前,通辽市拥有成峰牲畜交易市场、雨田农畜交易市场、伊胡塔牛市等10个肉牛交易市场,活牛年交易规模200万头,交易额200亿元,辐射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初步构建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发展格局。建设了中国(活牛)电子交易平台,是集“牛交易”“牛金融”“牛服务”于一体的肉牛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活牛网上交易。

  与此同时,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邦杰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伊赛牛肉有限公司等7家龙头企业,年屠宰加工肉牛能力达80万头,特别是科尔沁牛业具有亚洲第一条智能化吊剔线,牛肉及深加工产品销往阿联酋、科威特、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等中东国家以及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目前,科尔沁肉牛种业公司已与中国——加拿大肉牛产业合作联盟、阿根廷卡罗丘农牧业公司等建立合作。同时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牧业科学院等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在科尔沁肉牛新品种培育等肉牛产业发展上,实施技术攻关和人才交流。“科尔沁牛”已注册地理标识,“科尔沁KERCHIN”及图标被中国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科尔沁肥牛”已获得原产地标识注册,“科尔沁牛”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30.3亿元。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