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当春乃发“声” 高素质农民培训为春耕生产送上“及时雨”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李沅津
  • 作者:刘硕颖 王一凡
  • 2021-04-14 18:39:01

清明已过,谷雨将至。如何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如何通过互联网售卖农产品等问题,成了广大农民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日,扬州大学农学院面向江苏省灌南县近200位农民,举行了为期10天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培训内容覆盖了种植、营销、生态保护、手机app使用等内容,并采用理论与田间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参训农民纷纷表示,这场培训对于正在开展的春耕生产而言就如一场“春雨”,及时且有效。“类似这样的农民培训是我院长期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基层开展的社会服务之一,近几年,学院以培训为纽带,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人才培训,为江苏、安徽、上海、江西等10多个省份培训输送了15000人次高素质农民。”扬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陈源说。

在实践中学院逐渐发现,各级地方单位对于农业培训“定制化”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广大农民对于农业培训“高端化”的求学需求也越来越清晰。

为此,学院根据地方区域特点与学习需求,围绕培训学员所在地区现代农业产业振兴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发挥学校设在地方36个产学研创新基地及与地方农业农村部门联系紧密的优势,开展多层次的调研分析,因地制宜地设置农民培训“精品课程”。

“在近期开展的扬州市广陵区和淮安市清江浦区两地的农民教育培训中,我们考虑到培训对象是当地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涉农企业主,因此精心设置了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延伸产、销链条的培训课程,满足了他们的‘口味’。”陈源说。

在培训班现场,刚刚结束了培训班的农场主盈祝恒对记者说:“我正在考虑自家农场如何扩大生产,在这次培训课上扬州大学农学院高辉老师等多位专家讲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高质量发展》、《农产品营销策略》等内容给我很大启示,为未来农场的改善扩大提供了新的思路。”

无论是课程的精品化打造,还是培训形式的多元化创新,都是为了帮助地方培育更多复合型高素质农业人才,让农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为了帮助更多参训农民自我成长,学院在培训期间进行课程授课以及参观学习之外,还会针对学员进行回访和跟踪服务。为此,学院已成立了包含稻麦栽培管理、智慧农业、农业经济管理等多方面专家在内的“智囊团”,通过在线交流学习,实地走访指导等方式,为农民提供长期跟踪化服务。

培训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推广研究员卞云龙正在电脑前向我们演示:“为了拓宽农民培训的平台,我们做了很多信息化培训手段,比如说通过微信、QQ、农技耘等‘掌上新农具’,为学员增设线上课堂,提供“线对线”的培训跟踪服务,满足地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保证服务地方现代农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信息的时效性。”

目前,学院已初步形成了“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新时代高素质农民素养提升培训”“现代园艺产业绿色发展培训”“高效农畜产品安全生产培训”等一批具有扬大特质的乡村振兴系列培训品牌。柳絮飞落,牡丹吐蕊,期待他们为更多农民带去“及时雨”,雨生百谷,助力春耕!

王一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硕颖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