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她把民族手工艺品送上大舞台

2021-04-15 14:45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兰宇

3000余名

新疆木垒县哈依娜尔民族手工艺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将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结合起来,让手工艺品登上更大的舞台。公司在全县8个乡镇建立了加工点,共带动3000余名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每人年均收入达到2万余元。

“赛开尔老师,你看我的针脚走线怎么样?”“颜色搭配这样合理么,需不需要再深一点?”3月底,在新疆木垒县哈依娜尔民族手工艺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培训基地,每年一次的刺绣技能培训又开始了。该公司总经理赛开尔·胡山正忙着现场培训员工。

多年来,身为科技特派员的赛开尔·胡山始终致力于民族刺绣、古法香皂等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产品改造升级,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妇女像她一样从锅台上解放出来,成了产业工人。

“公司在全县8个乡镇建立加工点,共带动3000余名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每人年均收入达到2万余元。我能靠民族手工艺富起来,相信大家也能。以后,我还会坚持将技能培训班办下去,以哈萨克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与创新为主线,将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结合起来,把新疆特色产品卖到国外去,让我们的手工艺品登上更大的舞台,让大家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前不久,从北京领奖归来的赛开尔说。

凭借技能 艰苦创业

“刺绣对于我们哈萨克女孩来说,基本每个人都会一点,我7岁时便开始跟奶奶学习刺绣。”1990年,高中毕业的赛开尔凭借从小跟奶奶学习的手工刺绣技能,被木垒县毛纺厂招录为毛衣绣花工。但1994年,因为毛纺厂不景气,赛开尔和丈夫双双下岗,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

经过斟酌,赛开尔决定,靠自己最擅长的刺绣技术谋求生路。赛开尔将结婚时添置的新被套和窗帘拆洗加工,做成了10件做工精美的绣花马夹,拿到市场上销售。“一开始也没有销路,我就学着以前的卖货郎,一家一家地去推销。虽然辛苦,但也挣了200多元。”赛开尔说。

有了这200元起步资金,赛开尔的创业之路正式起步。看到希望的赛开尔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将自家的房子卖了,背水一战。这一战就是20多年,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赛开尔把一个人的小作坊变成了一个几百人的企业。

赛开尔依靠传统手艺致富了,并在2018年被选为科技特派员。

传承技艺 改革创新

作为科技特派员,赛开尔觉得,只靠刺绣带动周围的人致富还不够,应该开拓更多的致富领域和渠道。

“哈萨克传统土皂是我们哈萨克族最古老的洗涤用品,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家里充满皂香。”赛开尔说,“但现在会做传统土皂的人已经不多了。”

在做刺绣生意时,赛开尔发现传统的哈萨克传统土皂虽很受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群众的欢迎,但因为技术原因,成色、味道与形状都保持着原始的状态,卖相不好。然而,更新传统手工皂并非易事。2016年,赛开尔从产品研发入手,专程去拜访制作传统手工皂的老师傅,学习手工皂的生产工艺,购买了大量相关书籍,埋头研究传统手工皂制作技术,并尝试增加新的中草药成分。

经过一年研发,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手工皂产品雏形做出来了。赛开尔拿着创新后的雏形手工皂产品去相关部门检验,结果出人意料。“研究了这么久,看到每项数值都符合国家合格标准,我们的产品终于可以上市了。”拿着检验报告,赛开尔喜极而泣。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17年10月,赛开尔在木垒县大石头乡朱散得村创建了哈萨克民族天然药皂加工基地,并吸纳当地3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业增收。2018年通过国内外考察,赛开尔又将哈萨克传统的手工皂创新改造为高质量的绿色手工皂。

目前,哈依娜尔民族手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转型成为生产服装、药皂、洗洁精、洗衣液、消毒液的综合性企业,生产量也在逐渐增大。

专业培训 徒弟也成科特派

“巴合提,这几天的刺绣培训班,你主要负责技术培训,毕竟你也是老师傅了,多指导一下学员,争取这次培训班可以多几个姐妹能拿到资格证。”赛开尔告诉徒弟巴合提。巴合提是服装刺绣厂的老员工。2011年,她来到赛开尔的刺绣厂上班,刚开始,她的刺绣技术并不是很好。

“刚来的时候,其实心里也挺担心自己因为技术不好,被辞退。”巴合提说。

赛开尔理解巴合提,她说:“我们厂里,大多数人都是牧民家的孩子,刺绣都会,但是都不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赛开尔邀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对她们进行专业培训,经过培训,工人们的技术日益精湛。

“现在每个月都有固定的5000元工资,家里的生活比起以前好得太多了。”巴合提高兴地说。如今,巴合提不仅是服装刺绣厂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成为了赛开尔的得力助手。更让巴合提自豪的是,2020年,她也成为了一名科技特派员。

作者:盖有军 李曦冉 朱彤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