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畜牧·资源化利用 详情
筑牢畜牧业生态底色 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
——“十三五”时期四川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综述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杨惠
  • 作者:郑灿财 邓榆川 周同新 王世林 徐旭
  • 2021-04-21 15:04:01

四川是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生猪、肉牛、兔等养殖量常年位居全国第一,为全国肉产品供应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伴随产生的大量畜禽粪污也成为影响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畜禽粪污治理好不好,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土壤地力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十分关心,在201612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明确要求“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

当前,适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之际,回顾过去五年工作,四川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的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以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总揽,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克服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等疫情影响,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不断取得新成效。据全国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监测,2020年底,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8%,高出国家目标任务20个百分点;全省21503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高出国家目标任务5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中的7965个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立行立改,妥善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

着眼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四川迅速行动,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部门管行业的原则,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等,部署工作的同时理清部门职能职责,从源头提升了工作推进效率。施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进一步调整完善县域禁养区划定,明确禁养区范围边界拐点,形成畜禽禁养区分布图,按期完成全省禁养区内2428家养殖场关闭搬迁和沱江流域1928家养殖场关闭整改任务。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举一反三开展行业自查,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融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河长制工作,先后印发《四川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编制10大主要河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指导市县明确畜禽养殖污染工作责任,按照一河一策方针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河长制工作方案编制,抓好一个重点、一个方案、三本台账,以加快推进省环保督查发现通报问题的整改为重点,制定完善问题整改方案,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台账、养殖污染台账、问题整改台账,强化畜牧业生态环境治理,有力推动了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统筹兼顾,保生态保供给两手抓两手硬

现代农业园区是农村改革的“试验田”、农业技术的“推广站”、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孵化器”、现代农业的“样板区”,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四川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布局涵盖川猪、川牛羊和现代种业在内的“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每年安排资金5亿元对认定的现代农业园区给予1000-20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调动了各地的积极性。在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按照每亩耕地承载3个猪单位配置养殖用地,配套建设粪肥储存池、稀释池、还田管网等基础设施,满足畜禽粪污消纳需求,实现粪污就地就近利用,推动“一控两减三基本”、土壤有机质和种植质量效益提升等综合目标实现。

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是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有力手段。四川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思路,以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资源化、监管常态化“六化”为重点,累计创建部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1401个,不断提高全省畜禽生产总量中标准化养殖量的比重,促进畜产品品牌建设,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动物卫生安全。

近年来,特别是非洲猪瘟发生以来,四川采取多项超常举措狠抓生猪恢复生产,党委政府负责同志亲自推动,在全国率先出台《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九条措施》《促进恢复生猪生产八条举措》等53个政策文件,将推进规模化、智能化、清洁化健康养殖,共同打造万亿级生猪产业链写入《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0生猪出栏5614.4万头、全国第一年末生猪存栏3875.4万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存栏任务,稳住了产业基本盘。

多方联动,一盘棋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涉及多个职能部门,涵盖种植、养殖、肥料、土壤、环境等产业链多个环节,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大工程。四川坚持“四强化四推进”,走出了一条科学高效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之路。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高位发力推进。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场推进会,印发《关于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实施意见》,与市(州)政府签订《四川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书(20182020年)》,制定《四川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有机肥还田利用、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使用等重要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价考核,建立了制度、明确了责任、强化了保障。

二是强化项目带动,聚焦聚力推进。依托国家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争取资金30多亿元,做到全省63个畜牧大县“全覆盖”,并率先在22个非畜牧大县实施,涵盖了全省70%左右的农区县,项目县养殖量占全省养殖量近80%。依托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专项,争取资金3.19亿元,在11个非畜牧大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争取资金2.25亿元,在13个县(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打造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一系列项目的落地,有力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粪污治理的热情,改善了粪污处理基础设施,提高了粪污处理利用水平。

三是强化科技引领,因地制宜推进。出版《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书籍,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商品有机肥料原料安全分类管理目录》,将更多的废弃物处理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借助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进一步摸清养殖场(户)粪污处理模式和产排污系数。充分发挥在川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等单位技术力量,成立了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个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建立起“政、推、产、学、研、用”大联合大协作的体系。立足四川实际,总结提炼、示范推广好技术好模式,随着工作的纵深推进,各地涌现出一批“接地气、服水土、运行好”的典型案例,如成都邛崃市“粪涌钱进”三方服务模式,绵阳市的“家庭微循环、园场小循环、合作中循环、市场大循环”模式得到广泛赞誉。

四是强化督促调度,对标对表推进。政策部署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四川采取现场督导、强化培训、调度通报、专题座谈、考核推动等一系列措施,狠抓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落实。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在全国率先将养殖专业户纳入备案范围,随时通过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调度各地各主体粪污治理进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覆盖”核查,对查出的问题按照“验收材料整改不过周,设施设备整改不过月”的要求立查立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着眼“十四五”,四川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大力度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格局形成和完善,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