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市场回暖 消费模式加速转型
2021-04-21 11:56 来源:农民日报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水产品消费稳步复苏,市场交易量价齐升,渔业经济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国外疫情继续蔓延、进口冷链水产品检测国内外因素叠加,致水产品库存处于低点。

当前正值养殖水产品出塘尾声,各地水产投苗开始进入旺季,水产品的库存水平相对较低。以对虾为例,目前国内活虾供应青黄不接,货源十分有限,而国内疫情好转加快了对虾流通速度,库存冻虾进一步被消化,库存量低于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海关对进口海鲜的检验检疫标准高、程序多,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进口数量和流通效率。加上国外疫情状况仍不乐观,相关产业产能下降,进一步减缓了进口库存的补充速度。

消费热度逐渐回升,价格总体上行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和疫苗接种有序推进,国内消费热度逐渐回升,居民餐饮、出行需求显著增加。清明假期前两日,网联清算平台共处理网络支付交易金额1.7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9%;部分品牌餐饮商家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倍。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1年居民“找回失去的旅行”意愿十分强烈,出游意愿将保持在85%以上。在餐饮、出游消费的带动下,水产品消费明显回暖。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采集系统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水产品成交量225.99万吨,成交额565.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4%和32.79%。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总体上行,同比上涨7.26%,其中,海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6.14%,淡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8.8%。

水产品网购上升,预制菜加工迎来风口

疫情期间,移动电商平台对人们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的培养,激活了更多潜在消费群体使用线上服务,消费者对网购水产品的接受度明显上升。简单高效、营养健康、创新多元的消费场景因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催生了酸菜鱼等预制菜半成品网红爆款。后疫情时代,“活鱼现杀”消费日渐式微,餐饮消费模式正加速转型,餐饮企业出于人力成本、食材损耗把控的需求以及对食材标准化和味型稳定性的追求,正将越来越多的食材预处理环节前移,水产品加工业因此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窗口期。

满足需求缺口,建议出台精准化监管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消费回暖的同时,针对国外进口水产品的监管举措仍需进一步细化,以满足国内水产品需求缺口和结构性调剂需要,推动形成稳定开放的市场环境。

一是建议疫情防控举措更加精准化。建议进一步细分行业,如根据加工、仓储、运输、包装、进出口、零售等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从业人员工作习惯,请防疫专家、技术人员与从业人员共同调研评估,列出不同行业具体的风险防控点,分类细化冷链水产品进入市场流通的操作指南。同时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国家、不同口岸制定更加精细的进口监管政策,结合大数据实行智慧监管、精准管控,并借此机会建立健全进口及冷链水产品追溯系统。

二是建议实行跨地区互认的检测机制。对进口冷链产品集中监管仓消杀及核酸检测制定明确的监管、定价制度,合理控制费用。监管仓应对消杀环节及核酸检测证明负有一定责任,同时建议研究出台政府补助入仓企业保险政策,并探索建立跨地区互认消毒证明、检测证明、检测报告的机制,减少流通环节的时间和成本。

三是建议对产业进行实际帮扶。建议对企业因防疫要求造成的滞港、滞仓额外费用给予一定减免,对需多次核酸检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核酸检测、消杀等费用的补贴,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升水产品流通效率。

作者: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刘景景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