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政法·组织 详情
一支钢笔,书写化干戈为玉帛的历史
  • 来源:天津日报
  • 编辑:侯馨远
  • 2021-06-11 09:21:02

一支长13.5厘米的黑金条纹派克钢笔,静静地躺在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展柜中。这支通身流光溢彩的钢笔,在中国革命史上曾书写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1949年1月17日,一辆吉普车从通县五里桥前往北平。车内,国民党华北“剿总”副总司令邓宝珊对身旁一位着长袍、戴礼帽的男士说:“这次谈判很顺利嘛!态度诚恳,意见一致,很快达成了协议,这多好啊!”

邓宝珊身边这位神秘的男士,不是商人,不是学者,是第一个进入北平城的我军代表──东北野战军参谋处长苏静。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确定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条款。

平津战役期间,共进行了三次北平和平解放谈判。1948年12月15日至19日,傅作义派《平明日报》社长崔载之,由《平明日报》采编部主任李炳泉陪同秘密出城谈判,正是苏静负责接待他们。双方的初步接触,无果而终。随着人民解放军迅速解决新保安、张家口之敌,迫于形势压力,傅作义于1949年1月6日至9日,派土地处长周北峰为代表,由燕京大学教授、民盟成员张东荪陪同赴蓟县八里庄进行第二次和谈,谈判形成了会谈纪要。但是此时,国民党守军仍心存幻想。1月15日,人民解放军仅用29个小时解放天津,震惊了傅作义。此时他手中再无筹码,双方很快达成了基本协议。随即我方派出苏静为代表,随同傅作义刚任命的谈判全权代表邓宝珊一同进入北平城,进行第三次和谈。

1月18日,傅作义同王克俊、阎又文,在崔载之的陪同下,专程来到苏静下榻的联谊处。一番寒暄之后,傅作义对在座的人说:“你们一起,依据城外达成的初步协议,再商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和平解决的具体方案,只要有利于和平解决,避免北平这座文化古都遭破坏,实施方案怎么定都行,你们几位就是双方的全权代表了!”

苏静首先感谢傅作义将军的信任,随后说道:“我只是一个联络员,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我可代为联络、请示平津前线的领导,还可以通过电台联系。”

会谈从1月19日开始,根据在五里桥签订的协议,提出一条,研究一条,顺利达成了一个包括十八条内容的协议。草稿拟定后,苏静电告平津前线总前委,转报中央军委,修改后又返回来,遂成正式协议,即《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1月21日,苏静与王克俊、崔载之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了字。21日午后,王克俊拿给苏静一个文件,说:“明天骑兵第4师从永定门出城,随后还有101军随时准备出城。”苏静明白这是傅作义开始执行协议的行动,立即将消息电告平津前线总前委。

1949年1月31日,我军正式接管北平防务,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城内国民党守军全部接受我军的改编,北平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免遭战火毁坏,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72年前,苏静在北平和平解放协议上签字的钢笔,如今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无声诉说着北平和平解放的重大意义。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