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版面 详情
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少云村:英雄精神薪火传 烈士故里绽新颜
  • 来源:农民日报
  • 作者:邓俐
  • 2021-06-24 10:22:06

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的少云村,是1952年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烈士故乡。村子原名玉屏村,后为纪念烈士更名为少云村并沿用至今。

七十年,红色精神从未走远。今天的少云村,是铜梁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铜梁区委、区政府积极探索振兴途径,在少云村结合红色旅游资源,兴产业、美环境、富村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烈士故乡徐徐展开。

人居环境齐整治 美丽山村展新颜

初夏的少云村,清晨的阳光洒在少云故居前缀满金灿灿果实的枇杷树上。“今天天气好,我们去把那些杜鹃和茶花栽了嘛!”少云志愿者彭小平来到村民邱明秀家门口招呼着。她们准备把从镇上领来的花苗栽在花圃里,等以后长大了分给附近村民种植,让更多村民家门口都美化起来。

“以前烂泥巴路,到处都是垃圾,现在道路平坦、环境整洁,这么美的环境要保持下去,主要还是靠我们自己。”邱明秀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

彭小平是听着邱少云故事长大的少云村人。“最近几年村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路硬化、绿化,村里还通了天然气,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村民们用水安全又便捷。”彭小平告诉记者,近年来,少云村传承红色精神,着力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起了“四好农村路”,家家户户改建了卫生厕所、门前安上了垃圾桶,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产业发展有“方” 村民致富有“路”

“家里闲置的土地入股村里的水稻基地了,我们不仅能分两次红,还有就近务工的机会,不用外出打工就能挣钱了。”7社村民王一君和其他30多名村民一道,在少云村的精品水稻基地务工。

基于少云村良好的自然生态,铜梁区新成立的龙裕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在村里开展多元化经营,从农业的种植、养殖业发展、生产设施的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以“公司(合作社)+村集体+业主”的模式,最大程度挖掘闲置土地的潜力,发展精品水稻、藤椒和精品水果种植,此外还大力开展林下生态鸡和麻羊、蜜蜂养殖,一个利用闲置校舍办起来的乡村振兴车间也即将投用,吸纳3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推动农村生产力“二次解放”。

“少云精神激励我们的党员、群众要实干,现在政策又好,整个村都是一种往上冲的感觉,停不下来,要努力干。”村党支部书记邱德洪是位“80后”,去年初,他带着自己多年务工的积蓄和经验回到村里,带着乡亲们种藤椒,一年时间就发展起400亩,今年成功试挂果。

重庆1.jpg

村民在“原乡小艾”基地收割艾草。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摄

“有红色文化这个基因,这里的群众思想觉悟都很高,说要发展精品水稻种植,没几天时间,200亩用地就流转出来了。”邱德洪感慨地说,不管是发展产业,还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民都积极主动,用实际行动彰显红色乡村的团结、向上和速度。

靠得住、顶得起 人人都是“邱少云”

往上冲,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就是少云人改变家乡的决心。靠得住、顶得起,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在去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村里的党员干部们起早贪黑入户排查、值守卡点,有的人就在村口值守,硬是连续十天半个月没回家。

少云村紧邻琼江,每逢特大暴雨或上游洪峰过境当地就会受到洪灾威胁。每到这个时刻,干部群众都是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去年“8·17”涪江特大洪峰过境,琼江作为支流发生倒灌。根据往年经验,邱家沟低洼地带会被淹没大半,邱德洪他们争分夺秒帮助群众转移财物。虽然邱家沟近200亩田地被淹没,但农作物全部抢收完成,村民也全部安全转移,最大程度减少了群众的损失。

如今,位于少云村邱家沟半坡上的邱少云故居,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单位和游客前来参观瞻仰。每到这时,邱德洪和其他村干部就会担任讲解员,讲烈士童年的故事,讲少云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乡村振兴的故事。邱德洪坚信,在红色历史文化的指引下,少云村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依托红色资源,结合乡村振兴,把我们村一二三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有信心让乡村变得更加‘强美富’。”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