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印记 详情
红色基因在他们身上传承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兰宇
  • 作者:​周昕 宋蔚等
  • 2021-07-29 13:51:52

从一个普通村民到全国优秀农民工,狮子口村三组村民陈爱兵可谓是甘当人梯传承“红色基因”的典型。

微信图片_20210729134932.jpg“全国优秀农民工”、受红色熏陶的狮子口村青年陈爱兵。吴星慧 摄

2007年,从学校毕业的陈爱兵来到无锡打拼,起初,他只是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的一名电磁线技术员。他肯吃苦、善钻研、有韧劲,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该公司高级技师,无锡市先进制造技能领军人才、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他先后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无锡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评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称号,完成了一名务工青年到全国优秀农民工的华丽蜕变。

2013年,陈爱兵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如今,经过多年的锻炼,他成为了公司的党支部书记。在陈爱兵的带领下,锡洲公司党支部被无锡市委组织部授予“雁阵计划”5A级党组织,是无锡新吴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两新”党支部。作为党支部书记,陈爱兵对新入职的年轻人认真传、帮、带,将理论知识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相结合,总结各种经验,不定期组织车间操作人员、质检人员、技术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知识培训,讲述各种产品的质量控制点、设备的操作方法、测试方法、绕组线标准、如何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等。他还组建了一支“心连心志愿服务队”,带领公司的党员职工参加各项社会公益事业。2020年春节面对突发疫情,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陈爱兵带领支部党员始终冲锋在前,积极主动承担起每日到岗员工进出厂门测温、防疫物资采购、前期人员摸底排查等工作,公司党支部还下发了《抗击疫情捐款倡议书》,党员职工纷纷献出援助之手,募集资金1.21万元,基层党员用实际行动架起“爱的桥梁”。陈爱兵经常对别人说:“我的家乡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是八路军新四军的会师地,作为会师地走出去的后代,我永远跟党走。”

如果说一个人努力逐梦值得我们为他喝彩,那一家三代四个兵更是一种特别的荣耀,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白驹镇狮子口村居民沈鸣家中。

沈鸣的父亲沈正清是家里的第一位军人。沈正清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参加大小战斗上百场,临终时身上仍有战斗中留下的24枚弹头弹片未能取出。他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上级嘉奖和颁发奖章数次。抗战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两次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章。在父亲沈正清的影响下,沈鸣的两个亲兄弟沈佩和沈健先后成为共和国军人,沈佩还走上正师级高级政工干部岗位。

时光荏苒,1983年,沈正清的外孙陈思出生了,在这样一个军人世家,陈思从小接受祖辈教育、受到舅舅们军人情怀的熏陶,早早树立了参军报国的理想。2002年,陈思参加了空军招飞,顺利考入了长春航空兵学院,“弥补”了出生在军人之家、却没能穿上绿军装的沈鸣的遗憾。对于陈思的选择,同是军人的爷爷、舅舅都给予了最大支持,鼓励他坚持为理想而付出,为信念而努力。作为大家庭中第三代军人,陈思没有给老一辈军人丢脸,学习和训练非常刻苦,航院毕业后,又进入空军某飞行学院学习。现在,陈思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少校飞行员。如今,“参军大户”沈鸣一家的事迹在当地已是家喻户晓,成为激励广大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的好榜样。在他们一家看来,“若在生命里有过当兵的记载,那便是值得骄傲的一生!”

这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军人之家,忠诚信仰,拥军爱党。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将这种精神代代相传,诠释了“情系国防 最美家庭”的时代光辉。“我们一家三代各自在最美好的年华书写了保家卫国的青春乐章,我作为女儿、妹妹、母亲,他们就是我最大的荣耀。”沈鸣动情地说道。

周昕 宋蔚 顾晶 徐雪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兵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