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聚焦 详情

广东汕尾海丰县新山村:“红色”“绿色”“古色”三色发展谱新篇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兰宇
  • 作者:杨迪
  • 2021-07-29 14:08:08

新山村位于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广东海丰县,是全省首批“红色村”。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农民运动先驱彭湃曾在这里宣传发动农民运动,广大村民踊跃投身革命,为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涌现了吕培其一门七英烈等广为传颂的壮烈事迹。

资源禀赋不佳、缺乏产业支撑的新山村在和平年代发展滞后,一度成为贫困村。如今的新山村在红色的革命精神指引下,挖掘红色资源,保留古色印记,建设绿色乡村,已然焕发出新的活力。

“红色”铺陈历史底色


新山村坐落于广东海丰县城东南部约5公里的鹿境山下,前临丽江溪,后绕黄江河,依山傍水,是海丰老八景之一“丽江月色”所在地。这里自古崇文尚武,人才辈出。

1922年,农民运动先驱彭湃和妻子蔡素屏(新北村人)回鹿境乡开展农运宣传工作,并在这里开设武馆。在曾为彭湃贴身护卫、后任广东省农会执行委员等职的万维新带头发动下,新山村于1925年成立农会。村里的吕培其、吕焕标、吕祖贻、吕铭珍等先进分子积极响应参与,会员迅速发展至近500人。

从此,新山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轰轰烈烈的革命热潮,在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新山村都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许多英雄为革命献出生命,仅民政部门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18位。英雄的历史使新山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色村庄。

但是由于缺乏产业支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留守的部分村民以种植水稻为生,收入来源单一。2015年,曾经的鱼米之乡、红色村庄——新山村被确定为全县42个省定贫困村之一。

“我小的时候,村里的路都很烂,我们都想考出去,离开这个小村子。”据村民吕凯旋回忆,村子里以前多是小孩和老人,烈士故居、革命遗址更是杂草丛生,无人打理。

说起新山村的过去,村民魏春娜感慨万千:“1998年刚嫁过来的时候村子卫生和治安都不好。”除了逢年过节带孩子回村象征性待几天,她几乎没有回去过。

微信图片_20210729140627.jpg如今的新山村。资料图

“绿色”“古色”描绘时代新色


如今行走在村道上,记者看到的新山村,柏油马路平坦整洁,村舍白墙黛瓦,房前屋后花草怡人,明池旁民居依水而立,村民三三两两出行或是安居家中,像是展开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拂去历史的尘土,新山村的红色底色逐渐显露,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成为新山村乡村振兴的破题之举。

据村支书吕湖泳介绍,2015年起,在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新山村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500多万元,拆除破旧危房,拆除露天茅厕,清理垃圾及池塘淤泥,村里人居和旅游生态环境大大改善。

同时新山村大力挖掘红色史迹,修缮农会旧址、农军赤卫队队部旧址和部分烈士旧居,建成了新山革命纪念馆、火炬广场和红色文化街,收集展示了相关革命文物并设置烈士形象蜡像,制作了彭湃及其夫人蔡素屏发动农民运动的浮雕墙。

红色资源被擦亮盘活,新山村又焕发了新的生机。经过倾力投入、精心打造,2018年被定为全省“红色”文化旅游现场会学习参观点。

浴血奋战的年代,红色精神是广大共产党员不畏牺牲,为广大人民谋福利,和平年代,人们从红色精神中汲取力量,艰苦奋斗,建设家乡。

参与村子建设的吕宝很是自豪,“我们村里的人都很有干劲儿,村里的路都是我们自己挖的,土都是我们自己填的,红色文化一条街的砖也都是我们自己背的。这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建好她。”

红色村庄旧貌换新颜


村容村貌脱胎换骨式变化后,新山村成为了闻名省内外的“红色”“绿色”“古色”兼备的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

看到了村里的变化,在外经商的魏春娜选择返乡创业,她改造了家里的小楼和院子,做起农家乐生意,设餐桌30余张、雇佣当地20余人,客流量大的时候一天就接待了600多人次。她说潮汕地区的女人都很能干,“也是传承了当年革命志士的红色基因吧!”

近几年来,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逐步被挖掘发现,新山村那段刻骨铭心的红色历史逐渐为人们所知,英雄的事迹声名远扬,来这里参观学习、瞻仰英雄事迹的省内外游人络绎不绝。2019年全村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机关社会团体1000多个,年旅游收入超7000万元。

近两年,新山村有500多名村民返乡创业,村里办起了红色教育基地、民宿等配套服务。村集体收入也极大提高,由2016年的3.6万元增长至1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459元增加到1.86万元。

革命村庄绿映红,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新山村日益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迪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