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精神 详情
一座雕塑 一段革命故事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兰宇
  • 作者:杨迪
  • 2021-07-29 14:15:38

穿城而过的龙津河畔,一幢清雅的白色小楼安静不语,却诉说着一段伟大历史。它就是彭湃故居,彭湃在此出生,并度过了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第一次东征到达海丰后,周恩来同志曾在此住宿、工作。

彭湃故居对面立着一座彭湃火烧田契的雕塑,雕塑上彭湃被众多农民围在中央,身前的地上摆了一箱的田契,他左手拿了一沓田契,右手高举火把,这是海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

彭湃本是大地主家庭出身,却同情农民,认为农民辛苦劳作却三餐不饱的根源在于没有土地,于是他提出土地农民所有的革命主张。为与地主阶级划清界线,他决心首先从自己家里开始,1922年11月的一天,他拿着一大堆田契来到这里,庄严向农民宣布,他分家所得的田地全部归耕种的农民所有,并当场焚烧田契。这一壮举,充分体现了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赖、热爱与敬仰。

微信图片_20210729141425.jpg新山村红色文化馆建成后,前来参观学习的游人如织。资料图

在新山村广场上的一棵大槐树已有百年历史,如今依然茂盛苍劲,它见证了彭湃在这里宣传革命思想,也见证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可以想见,穿着与农民无异的彭湃在这棵树下,手拿农民从未见过的上流社会奢侈品留声机,讲述自己的革命主张,振臂一挥鼓舞农民参加革命……何其感动!

提到红场,大多数人会想到俄罗斯的莫斯科红场,殊不知在这个南方小城还有一个世界唯二的红场,它叫红宫红场。1927年11月21日,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时,彭湃批示在此地兴建红场,迅速筹备庆祝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如今这里宁静祥和,很难想象当时这里万人空巷的场景和革命者的热血豪情。

放弃自身优越的环境投入革命,为广大人民求解放,这是何等的境界和胆识。新中国的路,是革命者的豪情和勇气铺平的。那些在黑暗中举起火把的人,托起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时光流逝,这些红色印记永远留在海丰人民的血液中,激励着他们积极奋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迪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