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集团:瞄准农业“芯” 产出科技“苗”

2021-08-24 10:38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崔丽

随着消费升级、餐饮业发展、食品安全意识提升,消费者对安全优质水产动物蛋白的需求逐步增加。“科技兴农、良种先行”。我国优质动物种苗业务市场空间巨大,但目前水产种苗供应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少,产能小,不能满足养殖业升级进步的需要,种苗在较长时期内都面临研发进步和提高生产供应能力的压力。

打赢种业翻身仗、振兴民族种业,是农业龙头企业肩负的责任。作为农业高科技龙头企业,海大集团于2003年前瞻性布局种业。海大集团董事长薛华表示:“种苗是养殖的基础,是最核心的环节,优质种苗是支撑行业发展的根基。”

历经十多年快速发展,海大集团现有海兴农、百容两家水产苗种公司,组建了海大研究院动物育种研究所,种业科研累计投入超5亿元,成功研发4个国家水产新品种,种苗产品涵盖国内外海淡水主要经济养殖品种,率先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种业体系。

如今,海大集团正全力构建养殖全产业链。随着种苗板块产业体系加速成熟、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优质产品全面推开,种苗正成为助推海大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


海大集团水产种苗繁育中心

覆盖淡海水主养品种 上半年种苗销售破5亿

广州番禺地处珠江入海口,6万多亩养殖水塘星罗棋布。位于海鸥岛的番禺区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园内,海大集团工厂化育种车间格外醒目。

走进厂房,一排排玻璃水箱整齐排列,澳洲淡水龙虾苗在水草间游弋。“虾苗采取了工厂化循环水繁育技术,可以严格地控制光照、水温、湿度等条件,做到全年生产供应种苗。”海兴农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称。


澳洲淡水龙虾育种车间

海兴农集团引进培育的澳洲淡水龙虾苗,只是海大集团在种苗领域的缩影。

2003年起,海大集团瞄准水产种业种质资源退化的难题开展科研攻关,尤其是主要品种的种质退化。截至目前,已在国内布局了100多个鱼苗和虾苗场,产品包括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罗氏沼虾、草鱼、鲫鱼、罗非鱼、黄颡鱼、加州鲈、生鱼、团头鲂、金鲳鱼等国内外海淡水主要经济养殖品种。

在鱼苗方面,海大集团已在良种选育与品种改良、繁殖与规模化育苗标粗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加州鲈鱼苗能实现全年供应,解决养殖反季供苗难的课题,大大提升养殖效益。在虾苗方面,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形成了相对可控及标准化的生产及管理模式,特别是在南美白对虾育种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自育品系优势明显,获得了养殖户的认可。

更为亮眼的是,海大集团成功培育出4大国家水产新品种。不久前,凡纳滨对虾“海兴农2号”、长珠杂交鳜成功入选2021年广东省渔业主导品种。

新品种培育不断取得成果的同时,海大种苗更深受市场认可。海大集团2020年年报显示,种苗板块2020年实现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66%,毛利率53%;南美白对虾苗、鱼苗销量均在全国同类种苗销量中遥遥领先。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集团种苗板块实现销售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44%,毛利率保持50%以上,销售成绩喜人。 

研发持续投入 科技含金量十足 

种业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种苗虽小,其中却蕴含着巨大的科研力量。

“水产种业研发门槛高,不仅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的技术研发和养殖实践,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益。海大集团在种苗科研方面的投入,是不计成本、上不封顶的。”海大集团有关负责人坦言。

海大集团科研人员进行育种研究

据统计,海大集团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研发费用确保种业研发领域核心技术持续创新。目前水产种业研发板块有员工1000多人,核心育种研发人员300多人,种苗生产推广队伍2000多人,组建了一支以“产学研合作专家+博士+硕士+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高水平创新队伍。

以百容公司为例,公司育种实验室可以开展分子生物学、基因编辑、雌核发育、种质保存等相关实验,4座育种车间年可养殖家系500个以上,并荣获“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广东省良种场”“广东省种苗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称号。

除了在企业内开展种苗科研攻关,海大集团积极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建立高效稳定的合作关系、探究产学研多元化合作模式。例如,在海南设立南繁保种育种中心,与朱作言院士工作站建立基因编辑生物育种平台,加快育种进程;与中山大学、中科院水生所、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科院珠江所等在内的知名高校和科研平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与成果转化应用合作等。


百容公司育种车间

在科研领域的长年投入、开展大量科研实验,并与高校、科研机构强强合作,让海大种苗拥有成色十足的“科技含金量”,不少产品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

百容公司主打的百容全雄生鱼,生长快、成数高、料比低,推出市场后实现亩产4000斤左右,亩增效4.88万元,备受养户认可。该款鱼苗是百容公司在2018年与珠江水产研究所联合研发的,一举突破性别鉴定、超雄鱼培育、规模化制种、精液分离和保存、人工授精、高效孵化、工厂化培苗等关键技术,打通了从实验室推向产业化迈进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科研攻关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聚焦育繁推一体化 种苗“游”向全世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所谓“育繁推一体化”,就是指企业不仅要有研发品种的能力、有生产品种的能力,还要有向市场推广销售的能力。

投身种业伊始,海大集团就构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育繁推一体化亚体系——上游种苗高科技研发、中游种苗标准化生产、下游种苗产销推广和养殖生产。

目前,海大集团种苗板块建立了完备的二级研发体系。作为一级研发的海大研究院基于集团苗种板块的长远战略规划,聚集关键品种(如草鱼、鲫鱼、罗非鱼、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开展持续、高效的选育计划及技术手段储备。以海兴农、百容为代表的的二级研发则主要负责一级研发与生产之间的对接,重点开展可快速转化应用的选育计划,并致力于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在标准化生产环节,海大集团在各地陆续参与种业和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包括清远清新(海大)桂花鱼产业园、番禺(海大)名优水产产业园、中山(海大)生鱼产业园、肇庆(海大)水产产业集群园区等,打造“良种+良法+良养”的示范样版。

海兴农工厂化育苗育种基地

尤其是今年6月25日,海大集团计划投资8亿元的汕尾鱼虾贝藻水产种业园正式开工,将布局南美白对虾育种和繁育、斑节对虾育种、石斑鱼育种、金鲳鱼繁育以及贝类、藻类、海胆育种育苗等七大项目,致力于成为国内外一流的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园区和水产遗传育种中心。

与此同时,海大集团还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实现种苗板块的国际化发展。截至目前,海大集团已陆续在印度、厄瓜多尔、印尼、越南、埃及等多个国家或地区投建苗场。

海兴农集团2019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建成首个海外苗场,当年实现虾苗销量7000万尾、2020年销量接近7亿尾。2021年3月,海兴农集团在印尼的第二个苗场——苏拉维西苗场顺利投产。目前,在印尼还有在建苗场2个,位于苏门答腊和龙目岛,预计今年9月投产。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海大集团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集中科研力量,加速培育良种,优化种质资源,培育种业人才,为早日打赢种业翻身仗、实现民族种业振兴贡献海大力量。”薛华表示。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