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政法·热点 详情
中国之治 | 为依法履职牵线赋能搭桥铺路
  • 编辑:刘云
  • 作者:李秀萍
  • 2021-10-26 14:46:01

中国之治 | 为依法履职牵线赋能搭桥铺路

——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扫描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秀萍

编者按: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要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今日本网聚焦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这一议题,讲述中国之治的故事。

“寒冬疫情里的春日暖意”,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用这样的评价称赞全国人大常委会办理代表建议的高效和务实。

原来,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公众佩戴口罩成为习惯,但最初公众佩戴后丢弃的口罩并未得到妥善处置。方燕随即展开调研,发现当时并没有法律法规对此类口罩的处置、法律责任进行规范。2020年1月30日晚,方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领导提交《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普通公众丢弃的口罩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理的建议》,没成想1月31日凌晨便收到微信答复,联络局工作人员还将该项建议制成海报,在全国人大代表微信群推广。

一鼓作气,2020年2月1日,方燕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未成年人弱势群体保护的建议》,短短十天,民政部便于2020年2月11日下发《关于做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通知》,其中采纳方燕的部分建议。

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大会闭会期间提出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承办单位应当在交办之日起三个月内,至迟不超过六个月,予以答复。疫情期间,方燕提交的这两项建议的答复、办理,用时之短,效率之高,远非上述条款规定时效可比。事过境迁,方燕依然万分感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理代表建议,可谓‘神速’,重答复,也重落实,让代表人民群众心声的代表建议落地有声。”

事实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把代表工作摆在同立法、监督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领导,形成一系列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

2019年6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委员长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具体措施》,从涉及代表工作的11个方面提出35条具体措施。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副主任翟炜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9件代表工作方面的文件,为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高质量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工作,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

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主要形式。十三届全国人大以来,全国人大代表每年均提出大量议案建议,积极参与管理国家各项事务。2019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491件议案和8160件建议;2020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506件议案和9180件建议;2021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473件议案和8993件建议。

这些议案建议反映社情民意,汇聚民智民力,体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期盼。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承办单位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的要求,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扎实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推动议案建议转化、落实为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良法善治。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通报的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代表议案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占总数的七成以上。

接力完善联系代表制度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力推进联系代表工作,进一步密切常委会组成人员同全国人大代表的联系。在栗战书委员长等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示范带动下,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多渠道、多样化联系全国人大代表,拓展联系深度,注重联系实效,形成一系列制度化安排。

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栗战书委员长主持召开13次列席代表座谈会,面对面听取660名代表的意见建议。900人次代表受邀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439位全国人大代表,其中16位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联系92位代表。通过电话、微信、信函等方式,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全国人大代表保持经常性联系,并通过实地走访察看,邀请代表谈心谈话,与代表共同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方式,征求代表对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也纷纷探索建立起联系相关领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代表的工作机制。翟炜介绍,2020年500多人次代表受邀参加执法检查、工作调研、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等工作。

截至2021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增加到22个,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设立5个基层预算审查监督联系点。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推动地方人大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就近参加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局长傅文杰表示,近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导下,各级人大普遍建立起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建成22.8万个代表联络站和代表之家,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不少地方还延伸到社区和行政村。各级人大代表就近“进站入家”,定期接待群众、听取意见。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社区党委副书记朱国萍,已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十多年前,朱国萍拆掉居委会办公室大门,向居民公开手机号码,方便群众第一时间反映问题。如今,朱国萍的人大代表联络站“萍聚工作室”就设在马路边。她说:“立足代表联络站,敞开大门听意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到新时代人大代表‘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全过程,用民主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

创新代表履职学习方式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规定,组织代表履职学习是人大常委会的法定职责。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郭振华表示,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共举办4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学习班和18期全国人大代表专题学习班(含5期网络专题学习班),累计有1.6万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各种形式学习培训。

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民族、各地区、各方面,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基层一线的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代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学习培训资源向基层倾斜,确保新任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全覆盖。全国人大代表罗应和,是贵州省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在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他第一时间响应,带领乡亲搬出大山开启新生活。2018年,罗应和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通过参加代表履职学习培训,他深感责任重大。

从2018年4月到2019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举办4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学习班,超过1500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学习。从2019年5月开始,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学习培训转入专题学习阶段。结合专题学习的内容,精准邀请提出相关议案建议或者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代表参加学习。以2019年9月、10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第9期、第10期代表学习班为例,501名全国人大代表分别前往贵州省遵义市和江西省赣州市集中学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专题。

归根到底,学习成果需要切实转化为履职实践。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创新开展访谈教学,邀请一些连任代表和议案建议的承办单位,向新任基层代表介绍经验,释疑解惑。通过制作专题片等方式,邀请代表结合学习专题,交流履职经验,用镜头记录代表履职的生动故事。

2020年7月1日,全国人大网络学院正式上线,成为覆盖全国人大代表、地方人大负责同志和全国人大机关干部的网上学习平台。人大网络学院陆续组织“民法典主要制度与创新”“美丽中国建设”等5期网络学习班。郭振华介绍,全国人大网络学院现已自主录制和上线课程100多门,2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网络学习,还与协作单位合作提供近600个专题6800多门视频课程,学习培训真正实现“全天候”……

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创新代表工作方式,健全代表工作机制,全力支持和服务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代表工作水平,正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始终不倦的追求。

责任编辑:钟欣 刘云(见习)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