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影视·科幻产业·科普教育高峰论坛为科教影视发展建言献策

2021-11-30 16:31 来源: 编辑:陈艺娇

 “‘守正与创新’、‘大势与顺应’的论坛主题特别好,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发展之源泉,力量之根基。”在11月26日,第六届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第12届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制作人年会的科教影视·科幻产业·科普教育高峰论坛上,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伟光这样评价本届高峰论坛的立意。而在紧张有序的会议期间,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的代表,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共聚一堂,交流互动,进行着思想和智慧的碰撞,尤其是广大中小学在校师生的参与其中,让线上线下的与会者收获颇丰。


微信图片_20211130162738.png

活动海报

  实现中国梦 科技是动力是支撑

  “高峰论坛将视角放在科教影视、科幻产业和科普教育,恰逢其时。”王伟光在致辞中谈到。他认为应更加坚定信念,坚定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正所谓“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也是新发展阶段科普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的热情日益高涨,创作科教、科普、科幻作品的工作者队伍逐步壮大,科普宣教的表现手段也日渐丰富。王伟光强调,作为将学术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的重要途径、平台、渠道,科教、科普、科幻影视文化领域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来”也“走出去”,主动地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立足中国视角,提升全球格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这其中,体现着我们的大国责任。

  “国内外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大力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而大力发展科教影视科教产业是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筑强科普事业的点睛之笔。”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郑念表示,目前我国科教产业态势发展良好,今年上半年,科幻产业产值已超362亿元,总产值有望超过去年,国产科幻电影占据总体科幻电影票房的比例大幅提升,科教影视相关产业的增长幅度在两位数,这些都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幻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基础。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也强调,当前,举国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连着科技梦,实现中国梦,科技是动力是支撑。在实现国家科技强国梦,进而助推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广大科教影视工作者有着大有作为、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和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由于疫情原因未能到现场的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林祥则通过视频介绍,让人们对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的深圳科技影视周有了更客观地认识。他介绍,自2016年举办以来,这一行业重要活动已连续六年入选深圳市文化菜单重点项目。第12届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制作人年会作为影视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开办以来,更是吸引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影视作品8728部,有效促进了科技、文化、影视的深度融合。

  会议期间,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山西作协副主席,国际科幻雨果奖、克拉克奖获得者刘慈欣;德国制片人联盟纪录片部副主席,Berlin Producers制作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卡勒;西班牙自然历史纪录片制作者协会(ADHN)主席、CROPTV首席执行官胡安·安东尼奥·多明戈茨;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北京影视动画协会会长李剑平等众多关心支持论坛的嘉宾和国际友人也送来视频寄语。刘慈欣就表示,科幻最能吸引的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未来科技创新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对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新媒体、电影、电视前途光明,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吸引更多优秀创作者和传播者投身于科幻影视创作,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幻文化的发展。

科普与科教正成为一场全民行动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季林强调,近四年来,协会加强了对广大农民与青少年的科普工作,参与主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电影节”,推荐适合农民观看的科教片,并为农民举办线上线下科教片公益展映近万场。协会推出的大型科普片《中国芯》,将高深科技深入浅出科普给普通受众;协会推出的《茅庐书院》“大师班”,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科普影像传播,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与反响。协会创新探索实践,在河南、广东设立青少年科普培训基地,旨在以政府+企业+行业的创新模式,实现中国科教影视工作的落地生根、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向世界讲好科教影视故事的重要平台,科教、科普、科幻影视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电影部主任、一级导演高光磊解读《中国科教影视发展调研报告2021》时,清晰梳理了目前我国科教影视发展的环境、现状、思考及探索实践。在介绍中我们欣喜地看到,2019年以来,全国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多元丰富,成长率数据显示,2020年相较于2019年成长率达到138%。近两年,由于国家、政府、行业的推动,科普活动达到近30亿次。

  创作从认知开始从需求出发

  聚焦“智媒时代科教影视的创作与传播”、“科教影视美育发展”、“从科幻文学到影视产业”,高峰论坛期间,三场学术主题交流与探讨也可谓干货满满,更将当天的活动不断推向高潮。众多行业大咖的分享让我们看到,高峰论坛是用科学说话、用事实说话,也是让专家说话、让实践者说话的一次盛会。

  围绕“智媒时代科教影视的创作与传播”交流中,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借用培根的话开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他谈到,当前信息传播的传者与受者边界日渐模糊,受众对于多元产品的呼唤更为强烈。曾经认为较难实现的科普,现在借助新媒体的赋能,已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内容生活化、平民化以及公众性的推动。

  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果壳视频总监刘旸也补充道,视频的传递不仅仅是信息传达,更是情感情绪的传达,如果没有情感情绪,影视作品也便失去了意义,无法抵达用户的内心,这是科教影视人当前最大的挑战。因此,行业从业者改变思维方式很关键。

  “从有用的地方开始,从受众需求入手,科学传播的价值巨大。”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的观点引发交流者的共鸣。对此,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凌立强调,创作科普内容,一定要从认知开始,从需求出发,并在新的传播形势下,尽可能实现立体传播、多样态传播。

  科技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科教影视美育发展”的主题交流中,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杰认为,科教影视的出现和科技密切相关,影视则应被视为一种发现美、认识美、创作美的过程。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安平也认为,科教、影视与美育的问题本质上就是科学与艺术的问题。“美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们有一种对世界认知的追求,并且通过想象力来实现。因此,科教影视对人类科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如何更好地推动科教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缩小与国际一流影视集团的差距?与会者普遍认为,人才是核心要素。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和职业人才培养的迫切性。在后续队伍建设方面,要尽快形成突破,以合理的规划,谨慎的步伐,培养出科教影视产业急需的人才体系梯队。顺应大势,抓住职业教育的政策春风,构建科教影视职业教育的人才体系。

  交流中,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程伟还客观分析到,当前,我国科教影视产业与商业影视相比,产业链尚不完整,资金来源、渠道仍以政府为主,系统专业的科教、影视机构数量还也远未达到规模。

  目前,全国多级各类学校都在落实中央推进的教育改革,科技影视也可谓迎来较好的发展阶段。对此,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师报》总编辑雷振海建议,在课程、课标以及教培中,应该把科技应试教育融入其中。

  此外,就影视发展而言,从科幻文学转换到影视还有哪些难点、痛点?什么样的科幻文学可以拍成影视作品?围绕行业发展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在“从科幻文学到影视产业”的交流中,科幻作家凌晨谈到,影视作品虽然不可能把小说百分百地还原出来,但希望有更多真正懂科幻、懂影视语言的人参与到科幻影视创作中,让更多好的科幻文学作品展现在屏幕上。

  科幻作家、编剧吴霜则结合自己的双重身份与体会分享到,科幻文学与影视作品一定要掌握市场和科幻迷的爱好,做好更多市场大众的爱好细分。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调研,帮助更多创作者把控好创作与改编的分寸。

  “科幻电影普及的不是具体的科学知识,最终还是要讲好故事,仅靠发达技术的炫技反而会把故事冲淡。”结合科普与科教,科幻作家星河提醒道。对此,科幻作家、未来学家、评论家郑军也表示认同。他说,之所以现在很多科幻小说不太容易改编成科幻电影,是因为其中有关人的故事讲得不好,“电影故事是以人的视角进行叙述的,一部故事片,95%的镜头都是有关角色的。因此,科幻文学作品中如果没有给人物提供足够的形象展示和故事串连,电影是很难改编成功的。”

  在会议尾声,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刘亚东再次强调,科教影视·科幻产业·科普教育高峰论坛这样的高质量平台,凝聚了科教影视工作者强化使命担当的责任,通过让科学和影像的结合,营造了创新的氛围,为我国科技和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更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了力量。

(本文图片均由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供图)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