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政法·组织 详情
海兰江畔绘新景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刘云
  • 作者:李慧斌
  • 2022-01-18 09:06:01

海兰江畔绘新景

——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党建引领兴边强村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坐落在长白山脚下,海兰江畔。漫步村中,道路干净整洁,一座座白墙青瓦的朝鲜族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外墙上绘着各种朝鲜族传统民俗图画,为村庄增添了生动魅力。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调研时,来到光东村农户家中同村民们亲切交谈。以此为契机,光东村党支部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党建引领,在探索中发展,在创新中奋进,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2021年以来,光东村荣获“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强班子 扩队伍

增强组织战斗力

由于地处偏远的边陲,光东村以前的生活环境较差,村民走的是灰土路,用的是露天旱厕,发展相对滞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定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基层党支部工作。”光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玄杰说,面对落后的局面,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是关键。

光东村党支部面对农村发展新形势,针对村内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等现状,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党支部工作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制定全村党员集中学习计划,组织全村党员每月进行集中学习,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

为扎实推进党支部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光东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新途径、新举措,升级改造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创建党员管理“十二分制”,推行精准服务“一线工作法”,采取农事交办、农事村办、农事代办、农事跟办、农事约办的“农事五办”模式;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党性教育融入为民服务的日常。

与此同时,村党支部还着力培养后备干部,注重从村内致富能手、返乡人员中择优培育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群众满意的村干部人选。2016年,村里年轻人金君返回家乡,贷款100万元扩建厂房、购买大米加工设备,创建起“吗西达”大米品牌。他还吸纳村里困难人员到工厂就业,并每年向村集体缴纳3万元。2020年,光东村大米加工量达1800吨,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值达2000余万元。

去年,金君当选为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成为名副其实的“带头人”。玄杰表示,在光东村像金君一样进入村“两委”班子的返乡创业青年和大学生已有3人,他们扎根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增强了村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谋发展 兴产业

农民富集体强

水稻种植是光东村的传统产业,好山、好水、好地、好气候孕育出好稻米。如何让光东的稻米“十里飘香”,卖出好价钱,是摆在光东村党支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实早在2018年,光东村就推出“共享稻田”,不仅为村民解决大米销路和增收问题,还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当初,我们将村里2500余亩试点稻田划分成每块100平方米,每块产出有机大米约50公斤,面向帮扶单位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开放认领,价格为1000元,顾客不仅能获得优质大米,还能通过网络实时察看水稻生长全过程,欣赏稻田风光。”玄杰介绍说,“这样算下来1斤大米能卖到10块钱,价格提高了,农民的收益也增加不少。”

近期,光东村党支部又与一汽集团协商“共享稻田”认领事宜,计划推广认领1000块“共享稻田”,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5万元。

“共享稻田”的成功,让光东村依托水稻生产、大米加工,发展起稻田观光、民宿接待等产业。玄杰介绍,依托独特的农业、生态、环境等综合优势,光东村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吃、住、游、购、娱”一站式服务,让更多游客到光东村体验朝鲜族特色饮食、歌舞、民俗文化。2021年,该村开发稻田小火车、稻田坦克、套鸭子、朝鲜族服装体验馆等项目,全年游客量达到2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83万元。其中,光东村与旅游公司签订委托经营合同,以村集体占30%、企业占30%、旅游项目再投入占30%、村民分红占10%的“三三三一”收益分配方式,当年给村集体分红30多万元。

20220118_005_01_88089.jpg

村民演出队表演民族歌舞。 受访者供图

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2021年,光东“中心村”党委成立。光东村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其他村形成党组织、产业、人才共建的一体化发展格局,采取“支部+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大力扶持大米加工、民宿旅游、研学教育、农村电商、特色餐饮等产业。“借助光东的旅游资源优势,带动其他村到光东实施一些小产业项目,丰富旅游业态的同时,也能提高邻近村的集体收入。”玄杰说。

整环境 促团结

村民和谐一家亲

每天中午,在光东村民俗餐厅里,村里朝鲜族老年舞蹈队都会给就餐的游客表演歌舞节目。在悠扬的歌声中,游客与村民们一起唱歌跳舞,好不热闹。“一场表演我们每个人能拿50元,不仅农闲时有个乐子,还能创收。”舞蹈队成员方顺烈乐呵呵地说。

收入提高,生活条件也不能落下。2018年以来,光东村党支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乡村环境,铺设污水管道5500米,新建两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协调水利部门,同步实施村内供水保障项目;实施电力保障项目;硬化道路4.28公里;新建集村委会、农村大课堂、医务室、游客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电商服务中心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实施整村亮化工程。“环境好了,发展乡村旅游才更有保障。”玄杰说。

“现在我们都用上了室内卫生厕所,并安装了热水器。村里文化广场、健身广场、门球场等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朱今淑满脸笑容地说。

光东村是典型的朝鲜族村落,村党支部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活动,提高村民民族团结、知法守法的意识。与此同时,光东村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按照“无缝隙、全覆盖”原则划分网格,设立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凝聚各方力量,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村子里的所有人就像是一家人,我们心在一起、根在一起。”村民朴恩烈说。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而今的光东村正如歌曲中描绘的那样充满生机,成为白山黑土之间的一张亮丽名片。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慧斌

责编:李亚新 刘云(见习)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