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说“囤货”

2022-05-07 12:03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刘菁

这两天,“囤货”成了很多北京人民生活中的关键词。据北京市卫健委消息,北京这轮疫情不仅发展速度快、传播链条复杂,而且呈现出来源不明、“隐匿传播”等特点。鉴于此,为了防范未来可能采取的疫情封控,线下不少居民连夜采购物资,线上各种“囤货指南”频传,瞬间暴涨的购买力,清空了很多超市的货架,一些电商平台也因为运力紧张,出现了配送延迟甚至无法接单的情况。对此,北京市有关部门表示:北京物资供应充足,保供能力完善,没有必要恐慌性囤货。

  “囤货”,在很多时候往往意味着盲目、跟风、非理性甚至是恐慌。这个时候,有关部门及时出面予以澄清,有助于缓解群体焦虑。但是,为什么生活中一旦有了一些风吹草动,总是难以避免“囤货”现象出现呢?换一个场景,特别是在疫情的冲击下,这其中又有哪些必然的因素与合情的成分?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从此次的事情出发,毫无疑问,市场的供应是没有问题的。据专家介绍,北京在2003年“非典”之后,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物资储备模式,同时通过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力,使得城市保供能力保持了稳定。事实也证明,那些被人们清空的货架,第二天一早补给就马上到位;疲于应对的快递小哥,很快就“满血复活”,确实不必过分忧虑。但若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囤货”是毫无价值、非理性的。事实上,很多北京市民说得最多的是:“我们相信北京不会出现其他地区那样极端的问题,但是特殊情况下,多点准备总是好的。”

  “多点准备总是好的”,老百姓总是会以最朴素的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一些深层的生存智慧。近期,个别疫情严峻地区暴露出的一些民生保障问题,给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从政府的角度,必然会进一步吸取教训、扎紧篱笆、筑牢基石,以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挑战,这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所在;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也不可能无动于衷,进行适当储备提高自我的“物资防疫能力”,一旦出现特殊的突发情况,既能有效地保障自己,同时也是为政府和社会分忧解劳。

  “囤货”表面上看来囤的是物质资源,何尝不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于更多的普通人而言,要以生活的确定对抗世界的不确定性,适当地囤点吃的喝的,恐怕是最简单也最抚慰人心的做法了吧。民以食为天,只要“天”塌不下来,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所以,“囤货”无疑也带了情绪价值的供给,是我们对抗疫情的另一种有效武器。

  再往开说一下。我们知道,以前在农村地区,农民家家户户都有囤粮的习惯。即使一两年没有收成,也不怕无面蒸馍、无米下锅,基本的温饱是不成问题的。而今,随着市场的完善,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不用再囤更多的粮食了。但这也给我们的粮食安全保障带来了新的课题。于是,很多地方开始积极推进“万户千家藏粮于民”工程。在山东莒县相家官庄村,这里给每户农户配置科学储粮示范仓,储粮仓防虫、防鼠、防火、防霉变,坚固耐用、搬动方便,能够在3-5年内保证粮食品质基本不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村民众存粮完全保证全家粮食需求。可见,“囤粮于民”也是重大的国家战略。

  讨论这个问题,当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恐慌性囤货”。短时间内激增大量非常态化的需求,必然给市场的供应链带来一定的压力。很多人囤的货用不上,买多了往往还会造成浪费;不少人想买的必需品一时半会儿买不到,又会带来非正常性短缺。另外,疫情中的扎堆购物,也容易加大传染的风险。所以,我们真正倡导的,是科学、合理地储备,确保真正能用得上的资源;是合理的储备节奏,把货物囤在日常,而不是一有风吹草动就一拥而上,不管三七二十一、放进碗里就是菜。而且,也只有日常更好地做好储备,才能避免风险来临时的“恐慌性囤货”。

  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也颠覆了我们许多传统的认知。家里有老人的,往往多少都会有囤粮的习惯。这是艰苦岁月的烙印,其实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很多年轻人都会感慨,现在才明白什么叫“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对于“80后”“90后”一代人而言,生长于改革开放后的黄金岁月里,物资极大丰富,物流极大便利,生活平静顺遂,往往就会缺少了忧患意识,新冠肺炎疫情着实给大家上了一课,“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是多么有力量的几个字啊!其实疫情之下,可以囤的不仅有物资,还有勤加锻炼“囤积”强的体魄,合理理财、量入为出“囤积”一定的积蓄,不断学习、努力攀登“囤积”好的本领……万物皆可“囤”,这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免疫力”,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辩证法。

  一言以蔽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适当“囤”点,利国利民。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施维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