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扎根旱塬筑“粮仓”
——记甘肃省农科院镇原旱农试验站半世纪科创路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兰宇
  • 作者:鲁明
  • 2022-08-08 15:11:41

黄土旱塬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的“油盆粮仓”。当前,北方旱地吨粮耗水值和降水利用率处于国际领先,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居世界前列。这些成就的取得,凝聚了一大批长期默默扎根生产一线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在甘肃陇东大地上,就有这样一个试验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镇原旱农试验站(简称甘肃省农科院镇原试验站),半个世纪扎根革命老区钻研旱地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关键技术,破解一个个农业抗旱节水难题,不断刷新旱地粮食单产水平,为保障黄土旱塬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从“解决革命老区农民的吃饭问题”出发

1972年,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上肖乡六条路村和上山村迎来一批特殊的“造访者”。踏足这块陇东旱塬的甘肃省农科院秦富华率领团队,决心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建立试验站,解决革命老区农民的吃饭问题。

彼时的陇东旱塬,生产生活条件差,粮食低产,农民普遍吃不饱肚子。“住窑洞,吃派饭。”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没有让这群旱地农业科研工作者却步。

研究示范推广杂交高粱新品种、耧施化肥和增施磷肥、回茬小麦增产、玉米杂交种等技术……整整10年时间,在旱塬上辛勤耕耘的甘肃省农科院镇原旱农试验站科研团队,使当地粮食亩产由不足200斤提高到了500斤,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创造出了“六条路”旱农经验。

“通过传统抗旱技术,既使得低产水平田产量大幅提高,又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也扩大了试验站的社会影响。”曾任甘肃省农科院院长、镇原旱农试验站站长的宋尚有回忆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冬小麦是陇东旱塬的第一大主栽粮食作物,试验站重点研发应用抗锈抗旱陇鉴系列冬小麦新品种、镇压保墒、耧施化肥、养牛肥田等技术,建设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总结形成了以“品种+栽培措施”为主的旱作增产技术。

“试验站发展的前20年,科研和生活条件极其简陋,但老一辈专家们舍小家、顾大家,拓荒起航,吃苦奋斗,基础科研数据积累日渐丰富,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曾任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副所长、镇原站站长的王勇说,正是有了前20年艰苦创业的科研积淀和生产贡献,1991年,试验站筛选进入国家旱农科技计划行列,开启了旱作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的新征程。

下功夫做旱地“节水”“增粮”两篇大文章

上世纪90年代,西北地区干旱频发重发,粮食生产及稳产性受到严重影响。“水是旱地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随着温度增加、降雨减少,干暖化气候加剧,旱地农业的缺水形势越发严重。”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到镇原试验站的樊廷录,当时有一个梦想:探索旱地农田降水、土壤水分、作物耗水三者的协调关系,建立一种应对干旱变化的适水种植结构,配套先进的抗旱技术体系,实现主动抗旱、以水抗旱、稳产丰产。

带着这个梦想,樊廷录和同事们加入了国家旱地农业科技攻关计划。

针对干旱的威胁,甘肃省农科院镇原旱农试验站凝练学科方向与科研目标,下功夫解决旱地“水”文章,突出降水高效利用和粮食增产,提出“集水—蓄水—保水—节水—用水”的抗旱高效用水思路,并经过30余年的不懈探索,形成了旱作覆盖集雨农业关键技术与发展模式。

“从1990年开始,为做好‘节水’‘增粮’两篇大文章,试验站的科研工作经历了三个关键的‘十年’。”甘肃省农科院副院长、曾担任镇原试验站站长的樊廷录说。

第一个“十年”,试验站以村庄、道路径流收集利用为核心,探索推广以水窖和膜下滴灌为中心的果园集雨补灌、日光温室棚面集雨蔬菜补灌、地膜玉米需水关键期补灌等集雨抗旱高效利用技术模式,温室蔬菜吨水产值达到150-200元,推动了西北地区“121”集雨高效农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个“十年”,试验站组织团队开展农田微集雨种植、土壤水库扩蓄增容、抗旱优质品种应用等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夏休闲期覆膜、秋覆膜、垄膜沟种、全膜覆盖等覆盖集雨保墒增产技术,推动了全膜双垄沟播集雨种植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支撑了旱塬优质粮果丰产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第三个“十年”,针对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农业优质化、技术轻简化、绿色化需求,研发全膜双垄沟覆膜、施肥、膜上穴播一体机,使生产效率提高3倍以上;率先研究提出以水定密、以密定产的适水种植技术;研发适宜旱地玉米种植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筛选和评价出一批耐密宜机收品种,形成生理成熟后延期低水分机械粒收技术,实现“隆冬季节收玉米、颗粒归仓”的先例,持续引领旱地玉米生产方式转变……

“这些旱农技术模式,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支撑着抗旱节水增粮行动,至今仍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旱地农业专家梅旭荣说。

50年矢志打造“旱塬粮仓”的科技创新平台

藏粮于种、藏粮于水、藏粮于技。记者了解到,建站50年来,甘肃省农科院镇原旱农试验站持续推进旱农科技创新与应用,走出了一条旱作节水增粮之路。

甘肃省农科院镇原试验站先后收集和保存优异种质资源3000多份,选育出抗旱节水优质的陇鉴系列冬小麦新品种18个,其中“陇鉴196”“陇鉴127”先后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陇鉴115”“陇鉴117”强筋麦新品种突破旱地优质强筋麦种质“卡脖子”技术,抗锈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工程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甘肃成就地标”;攻破6项抗旱节水增粮关键技术,使小麦和玉米单产提高40%,旱地冬小麦亩产由200公斤提高到420公斤,旱地玉米亩产实现“吨粮田”,创造旱地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世界纪录,农田降水利用率接近80%。

农业科技成果要想真正发挥作用,重在应用推广。在陇东地区,镇原试验站以基地为中心,在庆阳市镇原县、庆城县、平凉市泾川县建立的“优质陇鉴系列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旱作玉米密植绿色丰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草畜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旱作玉米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正持续释放强大的科技示范带动效应。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镇原试验站研发应用的旱农技术和选育审定的新品种,为甘肃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粮食生产重心向旱作区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国旱地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樊廷录说。

2005年,获批原农业部黄土旱塬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站;2011年进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2012年入选原农业部旱作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试验站;2015年遴选为国家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列入国家农作物品种改良甘肃分中心建设;2016年批准建设甘肃陇东旱塬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2018年首批进入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从“一把尺子、一杆秤、牙齿咬、眼睛瞪”的科研手段起步,到拥有“作物—水分”抗旱监测设施、径流监测场、蒸渗仪群、蒸散气象观测群、人工降雨模拟系统、数据采集共享物联网等的先进科研设施与野外基地;从在旱塬窑洞里办公的试验站,到成为拥有两栋科研生活大楼、承担国家和地方农业科研项目的科技创新平台,半个世纪以来,甘肃省农科院镇原旱农试验站持续推进现代旱作节水农业科技创新,实现了科研创新能力和自身建设的大跨越。

“试验站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们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扎根陇东旱塬,用半个世纪的坚守来践行‘初心’,有力筑牢了旱地‘粮仓’。”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副所长李尚中说,镇原旱农试验站矢志打造“旱塬粮仓”的科技创新平台,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方向,不断夯实甘肃省千万吨粮食生产的“压舱石”,既担当了“创新试验田”“成果孵化地”“人才成长地”“政府智囊团”的重要角色,也锤炼形成了“甘愿寂寞、无私奉献、薪火相传、追求卓越”的旱农风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