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发生时,自救有多重要?

2018-09-11 00:00 来源:新华时政 编辑:刘菁

    核心提示 :地震发生后,全国爱的洪流涌向雅安,各方力量都驰援雅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第一时间内,外援力量对灾区人民进行了紧急施救。对埋在地下的人不抛弃不放弃,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援救。这固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光有外来力量的救助还不够,灾民也要学会自救,不能怀着等、靠、要的思想,以至于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机。

    灾难发生的自救故事

    4月22日,天全县始阳镇乐坝村村民杨少芳和丈夫在清理从自家危房中抢出的物品。当日是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后的第三天,四川省天全县作为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当地群众不等不靠,积极展开自救。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四条生命的奇迹——亲历者的自救故事

    “只要人在,就行。”杨文林说。在村民们的自救下,一老一小捡回了两条性命。“村民之间是很团结的,有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天全县自救 村民自发找水源

    当地震刚刚过去两天、余震依然时常袭来的时候,这里坚强的人们,已经展开生产自救。无论救援和物资是否到位,天全的生活正一点点走上正常的轨迹。

    守望互助——芦山地震群众自救扫描

    在震区的这些日子,我们始终为灾难中的同胞命运而心情沉重,为报道最新灾情和救援情况而紧张忙碌。但灾区群众的坚韧和刚毅、质朴和乐观,也打动着在路上的我们。

    “情况再糟糕 我们先自救”

    自救事情,在双石镇非常多,有的很小,或许可以说微不足道,但这些都是温暖人心的细节。一次次的细小行动,都展现了双石镇村民的自主精神,他们说,不管情况再糟糕,都要先靠自己。

    “被忽视”的村庄如何自救

    地震后,村中的青壮年则承担了更多的任务,在完成自己村受困群众的搜救后。这些人组建了一支63辆摩托车的“机动部队”,主要负责送救援部队和有需要的外地乡亲——因为不断的滑坡和塌方,当地交通极为脆弱,摩托车是机动行军的首选。

    面对灾难,自救有多重要?

资料图片:调查问卷

    恶劣条件需要灾民学会自救

    震区发生后,许多交通、通讯、电力等都处于瘫痪状态,外面的力量进不来,里边的信息出不去,就需要勇于自救。地震发生后,距离雅安不远的宝兴县曾一度面临“孤岛”状态,在等待外援的同时就更需要群众积极自救了。

    对本地环境熟悉程度需要学会自救

    本地居民对地形情况很熟悉,施救起来就有着外人不及的优越性。在一面施救的过程中,还可帮外来施救者作向导的作用。

    精神信念支撑需要自救

    自救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姿态,就能赶走绝望情绪,就能创造许多的奇迹。所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正是这样的良好状态,能够释放出许多正能量。

    后续救援怎么也比不上当时自救

    自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之后,短短几天又发生多起余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与其扼腕叹息,不如积极自救,为生命赢得宝贵的救援机会。

    天灾过后,我们必须学会自救

    学会自救更是灾后急需的社会行为,让我们全员行动起来,共同守护宝贵的生命。

    灾难来袭,给你一份自救指南

资料图片

    地震逃生自救十大法则与四大常识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1.大地震时不要急 2.人多先找藏身处 3.远离危险区 4.被埋要保存体力。

    手机App帮助抗灾自救

    突如其来的雅安7.0级地震,让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着抗震救灾工作;同时也表明,微博、微信等新型通信方式在抗震救灾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只要移动基站、固话网络等通信方式没有中断,在手机等设备的帮助下,灾难救助、运送伤员等通信联络功能都能够迅速及时地进行。

    地震避险自救常识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

    灾难自救书籍推荐

    自然灾害频发,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灾害来临前有哪些征兆?灾害发生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灾害过后如何自救?这恐怕是此刻大家最想知道的。本期精选几部有关灾害与自救的图书,希望我们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地震来袭 旅客如何自救?

    发生地震时旅客一定要保持镇定。一般来说,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旅客需要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面对灾难,你该怎么办? 防患未然,自救知识书籍推荐   

    自然灾害频发,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灾害来临前有哪些征兆?灾害发生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灾害过后如何自救?希望我们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