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各方面力量全力打赢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02-11 20:19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孙菁

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农村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对做好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都十分重视,社会各界也非常关注。农业农村部对此高度重视,及早部署,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迎难而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防控工作做在前面,掌握主动。同时,因为农村自身发展的一些不足,还需要动员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来参与和帮助,全力打赢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

 
发布会现场

做好农村疫情防控,扎实推进环境整治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何斌介绍,做好农村疫情防控,环境整治很重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环境,也是为了卫生健康。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组织各地扎实推进。

一是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我们在“三清一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一步拓展内容,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打扫房前房后、屋内屋外,不乱丢生活垃圾、不乱倒生活污水、不随地吐痰、不乱堆柴草和农具,在疫情防控期间不乱丢用过的口罩,做好环境卫生“门前三包”。我们还鼓励农民群众清理户内外杂物、瓶瓶罐罐等,铲除病媒生物的孳生环境,从源头上预防疾病的传播。同时,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引导农民群众及时清扫畜禽粪污,减少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风险。

二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突出加强农村厕所粪污管控,确保今年底东部地区、中西部城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持续改善农民群众的如厕环境。

三是全面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落实农村保洁制度,确保垃圾有人清、厕所有人管、污水不乱倒。对于农村主干道、小广场这些公共区域的卫生,要及时清扫转运,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要做到不漏扫、不断档。生活垃圾应定点堆放,有条件的地区最好能够做到日产日清,无法及时清运的也要封闭管理,如果具备一定条件要及时进行消毒。

四是着力引导农民养成卫生习惯。要加大宣传力度,重点普及卫生厕所知识、日常保洁知识、卫生防疫知识,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健康卫生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何斌介绍,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既是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需要,也是有效预防疾病传播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和卫健委一起认真研究,当前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要突出抓好农村厕所管护工作。一是引导农民群众强化厕所清洁卫生。二是加强厕所粪污管控。三是指导各地做好下一步工作的谋划。

抓住疫情防控难点,主动采取有效措施

在回答目前农村疫情防控的难点和重点时,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毛德智说,因为农村地区医疗条件比较薄弱,不少农民群众防护的意识、防控的能力不是很强;另外,农村地区有走亲访友的传统习惯,这样也会带来一些人员的流动等等。农业农村部对此高度重视,及早部署,抓住重点环节和关键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防控工作做在前面,掌握主动。重点开展了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迅速组织动员。我们专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基层党组织、农村各级组织发挥好作用,把防控责任压实,特别是村两委的责任要落实好,强调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防控上面。同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来,形成联防联控的机制,不断强化防控合力。

二是落实防控措施。积极配合卫健委等部门,指导村两委逐户督促农民群众不串门、不聚集,对返乡人员、流动人口逐一追踪筛查、登记建档,做好健康状况的监测。实施网格化管理,落实居家医学观察等措施,对发热人员和疑似病例及时送诊,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处置。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广大乡村通过大喇叭、流动小喇叭等传统方式,加上手机、微信等现代化手段,用农民群众自己的语言讲解防控知识和要求,督促农民群众加强清洁卫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四是保障物资供应。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及时畅通农村物流配送通道,千方百计增加乡村物资供应。比如,前几天我们调度了近两千家农民合作社,主要是生产蔬菜的合作社,将他们的生产信息分两批在网上发布,做好供需对接。

五是关爱困难群众。配合相关部门妥善帮助解决确诊患者、疑似病例以及隔离家庭的困难,做好帮扶工作。对农村孤寡老人、无人照看的残疾人,及时安排专人照顾日常生活。同时,对因受防控影响、不能返回就业岗位的,也及时做好帮扶工作。

六是扎实做好返城农民工的防疫工作。前期我们联合人社部、卫健委给返乡农民工朋友发出倡议,倡议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少串门等等,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当前我们正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引导农民工有序返岗复工的工作。

 
本报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

动员多方社会力量,助力乡村疫情防控

毛德智介绍,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农村的医疗卫生等条件相对差一点,力量薄弱一些,这时候更需要动员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农业农村部主要从四个方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激发广大农民合作社参与疫情防控的活力。春节期间,我们发出了“致全国农民合作社的倡议信”。同时,我们专门开设了“抗击新冠肺炎——农民合作社在行动”专栏,编发交流农民合作社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生产保供、捐款捐物、防疫消杀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二是组织广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利用好的设备、机具,比如无人喷防机具,开展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三是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很多方面应该是有优势的,提供农产品,还提供防疫物资保障。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卫健委帮助一家龙头企业很快拿到浓度75%酒精的许可证号,企业马上就可以生产。还有一大批龙头企业捐赠了以亿计数的物资、资金。

四是用好乡村治理信息化平台。鼓励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各县乡村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有效利用各类乡村治理的信息化平台开展疫情防控。比如,各地通过腾讯集团的“为村”平台,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的信息;利用中国电信的“村村享”平台,加大宣传的覆盖率,助力疫情防控。

提升乡村医生防控能力  当好农民健康“守门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介绍,在广大农村地区,乡村医生是农民健康的“守门人”,从目前来看,全国有144万在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中做了大量工作,非常辛苦。当然,乡村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方面的能力,还是相对不足的,所以我们重点开展了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对乡村医生的培训。从国家层面,通过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网络平台,专门开辟了两个专栏,一个是村医的专栏,一个是基层防控的专栏。截止到2月10日,有56万乡村医生和基层人员在这个平台进行了学习。随着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不断加深,防控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我们及时更新网络平台课件,持续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网上培训。地方各级卫生健康部门也采取了多种形式对村医进行培训,加快提升他们防控疫情的能力。

二是加强对村医的指导。在建立医联体或者医共体的地方,通过上级专业机构对村医开展防控进行指导,在没有建立医联体、医共体的地方,主要由乡镇卫生院通过乡村一体化实行包村服务。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每个村都要有一个上级的卫生院的医生来包村服务,在没有村医的地方也由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在上级专业机构的指导下,为村民做好防控服务。

三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手机APP、微信、电话,加强乡医和上级医生的沟通,加强村医和居家隔离人员的沟通,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为防控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支撑。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