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目前,内蒙古31个国家级贫困旗县已全部脱贫摘帽,剩余1.6万未脱贫人口主要分布在乌兰察布市、赤峰市等7个盟市。5月22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市长费东斌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这几年当地脱贫攻坚的有关情况,“总书记问得很细致,不时询问一些具体的细节,他还特别问到这次疫情有没有造成群众返贫,让我们对与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充满了信心”。
目前,乌兰察布市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29.1万人下降到2019年底的2460人,贫困发生率由14.54%下降到0.12%。
“‘答卷不留空白’,我们要补齐各项短板弱项。前一段时间,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也给我们指出了在住房、医疗、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一些问题。目前,我们正对照反馈意见一项一项‘过筛子’,开展大排查、大整改,扎实做好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饮水安全的扫尾和后续工作,集中力量推动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另一方面,坚决克服疫情影响,我们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想方设法稳岗拓岗,多渠道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就业,按照实际工作需要设置公益岗位,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贫困户。今年80%的村级电站发电收益将用于贫困人口公益岗位工资和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劳务费用支出。”费东斌说。
“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防止返贫。”费东斌介绍,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村庄,在城镇周边建设了集中安置点。为了解决好搬迁群众稳定就业问题,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乌兰察布市在安置点就近建设了一批扶贫车间。“全市铁合金年产量在650万吨左右,每吨需要一个包装袋。我们把吨装袋生产作为扶贫车间的主导产品,目前已经承接了全市一多半的订单,贫困户月收入能达到1500-2000元。”费东斌说。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地市级首位,“乌兰察布马铃薯”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同时,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草原牛羊肉等绿色农畜产品也广受好评,北京东来顺公司内蒙古唯一肉业加工基地就设在该市,每天供应北京12吨有机羊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冷链物流建设,让乌兰察布的新鲜农畜产品直达市民餐桌,带动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费东斌说。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