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第二次会员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图为农业农村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专家委 员会主任委员尹成杰作主题演讲。
尹成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今天我很高兴参加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首先我对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刚才听了韩俊副部长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受启发,很受教育。我认为这个报告对我们新时代农业保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加强农业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
下面我主要围绕新时代农业保险的转型升级,讲两点思考和建议。
近些年来,中央的一号文件都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保险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部署,提出了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把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重要资质手段这样一个任务。当前农村金融保险已经成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成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重要举措,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两个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面对中央部署和“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农业保险面临一个要转型升级的问题。怎么样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来增加农业保险的品种,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我认为这是农业保险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
第一个问题,农业保险转型升级,是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三农”工作进入新的时代,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脱贫,打胜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对金融,特别是农村金融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加快农业保险的转型升级,是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其中应有之意,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近些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保险事业加快,进入了农保改革发展的黄金期和关键期,特别是农村的金融保险的需求也发生深刻变化,需求的潜力不断释放,原有的农村金融保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还要有一个如何适应推进农业农村两个现代化需要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以中央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来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推进农业保险的转型升级。
这些新任务新要求,我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是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新时代农业保险进入“三农”领域的面不断扩大,也面临着如何来支撑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小康短板的新要求。这对农业保险来说既是新领域,又是新空间,因此如何适应两大重点任务,如何为这两大重点任务的实现来创新保险的理念、理论和政策,是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
二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比传统农业释放出更强烈更持久的农业保险需求。乡村振兴的战略的总目标,就是要实现农业农村两个现代化建设。当前我们正处在推进两个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我们要大力的推进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的建设,农业已经进入了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的发展阶段,从以往的农业农村发展相比,我们进行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的建设,投入的有机构成更高,投入力度更大,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程度也更高,所以我们农业和农村面临的风险也远远大于传统农业,因此越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村建设,也需要加强农村风险管理,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
三是中央提出了“六稳”和“六保”的重要任务,其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一个基础性的任务,也迫切需要农业保险分担和化解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面临的一些风险因素,为“六稳”六保”重点任务的实现来提供农业保障。
四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逐步深化。丰富了农民土地等集体资产用于物权的权能,强化了集体和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保障需求,特别是农民承包地的流转、转包、出租、入股、抵押、担保等任一物权具体产品的丰富和完善,无论是承包者还是经营者,为了实现和维护充足而有保障的权能,都需要增强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五是应对气候和市场的大变化,更需要农业保险分散农业经营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刚才韩俊副部长也讲到了,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地缘政治的变化,和单边主义的影响,农业自然灾害的多发和重发,随着农业国际化竞争的加剧,我们农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大,特别是重大疫病的发生,比如非洲猪瘟,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公共卫生事件,都给农业的产业链带来新的堵点和断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来修复产业链,如何对产业链受到的冲击,给农业和农民带来的风险提供保障,也是我们农业保险面临的新问题。
六是稳定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也需要保险来化解一些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为农民工的就业,为农民的持续增收提供有力的风险保障。
总之在新的时代,面临国际和国内新的环境变化,农业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保险的地位和重要性进一步显现。
第二个问题就是大力推进中国农业保险转型升级。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冲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的发展,应该说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肩负起农业保险的重任,就必须不断的改革、探索和创新,来实现农业保险的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方面,我觉得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一是要推进农业保险政策的转型升级。按照中央提出的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创设农业保险新政策,那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层次和保障主体。中央财政已经明确重点来支持粮食和大宗农产品,提高国家大宗粮食产品和战略性农产品的保障力度,比如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的保险和收入保险的试点正在进行。扩大农业的大灾保险的试点和保险加期货的试点,而且还提出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财力水平,权责关系,以及保险品种的优先序,来妥善处理国家、地方和农民的保费分摊关系,特别是强调国家要围绕粮食安全,重点保障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农产品。我觉得我们要在农业保险的政策上来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加大保障的力度。同时要支持地方发展区域集中度高,农民增收作用大和产业发展潜力好的特别优秀产业保险,同时要支持牧业渔业的保险品种,探索地方优势农产品实施以奖代补试点,这是一个转型升级。
二是要大力推进大数据,与大数法则融合的转型升级。农保大数据是实现大数法则的一个基础,我们要统筹来运用农业大数据,农保大数据对实现农业保险的大数法则我觉得至关重要。大数据的应用,为真正的实现大数据法则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应该说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保险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技术支撑。现在我觉得我们应该注重的问题,就是要把农业农保大数据与大数法则深度融合,来实现农业保险的扩面、增品和提标的要求。在我们没有应用大数据之前的农业保险的管理阶段,我们要实施大数法则,面临很多技术性的问题,也面临着成本和投入提高的问题。现在我们大数据的应用对破解这个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撑,所以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来加快数字农保、智慧农保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要建立健全新时代农业保险、新型的物质基础支撑体系,来提高农业保险管理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地向前发展。
三是要推进农业保险产品的转型升级。刚才韩俊副部长也讲到了,我们农业保险产品的品种现在还不能完全适应需要。我曾经也到法国安盟也做过调查和研究,会前我和中华联合保险的领导交流,我觉得他们在农保的品种上非常丰富、多元化,而且品种很小,但是很管用。所以我们要逐步的实现农业保险险种的现代化,从传统单一的农业保险险种,向产量保险、收入保险、价格保险和指数保险来转变,来实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标制宜、因参保主体制宜,分级分档的农业保险品种结构,来促进保险险种的多元化,使我们这个险种更加适应农村参保主体的需要。中央保险补贴的重点是放在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主要的品种上,同时我们要鼓励地方开办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保险品种,所以同时要在国家和地方支持的农业保险品种的范围内,保险机构要创设和细化保险产品,来促进保险服务从单一产品向多品种、多档次来转变,而且要形成差异化补贴,来增加参保主体选择的自主权。比如积极地开发价格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农机安全保险,受益责任险,农房财产保险等产品,一些地方也在做出有益的探索。
第四点要推进农业保险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就是要逐步实现农业保险商业模式的现代化,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传统单一的商业模式向互联网+农业保险转变。互联网+农业保险功能非常明显,它适应了农业保险投保主体分散的需求,有效地解决相当一部分参保主体在外地打工的保险合同等签订流程,需要签字确认的一些技术性的难题,来提高农业的保险规范化水平和经办效率。我们还可以有效地来解决保险数据不充分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我们查勘定损、理赔工作量大、手段落后程序繁杂、赔付周期较长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大力地促进保险模式的转型升级,来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水平。
五是要推进农业保险体制机制转型升级。现代农业保险的结构我认为还是一个不完善的结构,应该是三元结构的体制。第一是对农业农业主体的保障实行农业经营主体保障。第二对农业保险公司风险分散和分担应该实行再保险。刚刚韩俊副部长说我们国家将进一步成立、建立完善农业再保险体制机制,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完善。第三对于特殊重大的农业风险、巨灾风险要实行管控,形成农业的巨灾保险体系。重大的风险灾害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非洲猪瘟发生以后,一些参与非洲养猪保险的保险公司受到的冲击也非常大。刚才我和中华联合保险聊天,我说本来我们过去生猪保险也是大数法则来增加收入分担风险,非洲猪瘟发生以后,由于发生猪瘟的比例非常高,形成了保险公司大数法则的赔付,在很多搞生猪保险的保险公司付出极大,当然贡献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有巨灾保险来为这些生猪保险的农保公司做一些分担,就使得这个公司很快能够渡过难关,继续搞好农业保险。所以我认为农业经营主体保险是基础,农业再保险是支撑,农业的巨灾风险保障是一个重要的保障,这三个机制建立起来以后,可以互相依存互为促进,来促进我们保险持续健康的发展,来健全和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制度的安全网。
六是推进农业保险经营机制的转型升级。现代农业保险要以服务“三农”为理念,以实现参保主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现代装备技术和管理为手段,实现事前的防范,事中的处理和灾后的一体化服务,我觉得这样可以延长农保公司的服务领域。我们保险服务公司过去多注重在灾后的理赔上,如果建立了一个经营机制的转型机制,在灾害的防范上,在事中的处理上,在灾后的理赔上实行一体化,可以进一步增强农业保险的功能,扩大服务范围,延长农业保险业务的链条,就农业保险转型升级我就讲这么几点建议。
今天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顺利的召开了,我相信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一定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理念,进一步的做好农业风险的管理工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理论、政策和学术研究取得新的成果,为防范农业风险,为“三农”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做出新的贡献。
(文字来自会议现场实录)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