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耀强 白贺阳 本报记者 范亚旭 王帅杰)“俺村村干部张爱民‘病’得不轻,身患绝症还天天坚持上班,村里的大事小情样样都参与,干起工作完全停不下来,亲人劝不下,同事拦不住,组织管不了,你们来帮俺做做工作,让他好好歇歇养养,看着他这样拼下去,我心疼啊!”前不久,河南省上蔡县洙湖镇一六王村党支部书记曹军士打电话求助。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一六王村,随着采访的深入,张爱民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渐渐明晰起来。
“村干虽小连千家,身在岗位心踏实”
1993年,在外打拼的张爱民回家乡当了一名村干部,那一年他31岁。27年来他先后担任一六王村计生专干、文书、会计、村委副主任。
一六王村大、人多、事杂、干部少,工作开展起来难度大。但从上班那天起,张爱民就把村委当成“家”,除了吃饭、睡觉回家,其余时间不是在忙工作就是奔走在工作的路上。跟他搭班的包村镇干部、一六王村脱贫责任组组长王翔说:“爱民做工作有瘾,当天的活儿必须当天完成,绝对不会拖到明天,因为他认真负责,所以群众都愿意把事情交给他去办。”
27年,9000多天,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时,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跑,张爱民始终是村里最忙碌的那个人。脱贫攻坚村里主干道的硬化工程,是他带领大家伙儿一块儿干;农村电网改造时,他跑上跑下地通知、做协调工作;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他又挨家挨户地沟通、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困难;他带着装宽带、有线电视的工作人员,走遍全村,选择合适的地方安装,全村实现通有线电视、通宽带;整治坑塘,他又带着大伙儿一个坑塘一个坑塘地干……
诸如此类的“爱跑腿、办实事、解难题”的事情不胜枚举,家里人说张爱民的腿“不值钱”,一会儿跑东一会儿跑西,整天风风火火的,就没见他消停过。他走过村里的每一寸土地,熟知村里1000多户的家庭情况,从当年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跑”成饱经风霜的小老头。
张爱民说:“村干部权力不大但连着千家万户,组织信任我、群众支持我,我得好好干。不干、干不好那不是对不起群众,也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吗?身在岗位就要实干干好,这样才心安踏实。”
“为了群众笑开颜,亏欠家人不遗憾”
2018年,张爱民检查出患有肺癌,已经到了中晚期。历经左上肺切除手术、4次化疗以后,张爱民抗癌成功,但仍需每日坚持口服化疗药3年。
张爱民治疗肺癌,花了20多万元,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欠下一屁股外债,后续的吃药检查还有不小的缺口。“得这么大的病,家里条件也不好,他从没找村里开过口、提过要求。”曹军士体恤张爱民家的情况,私下找他商量,要不你退出村委班子,我给你申请贫困户,最起码把你吃药、看病这一块儿的难题解决了。
这个主意并没有错,张爱民家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还债又要吃药,这都需要钱。他一个月工资1080元,加上儿子打工挣的钱,在癌症这个“无底洞”面前犹如杯水车薪。申请贫困户以后,有医疗救助、低保等政策,可以免去吃药、检查的费用,整个家就能松一口气。一辈子没跟人红过脸的张爱民那次发了很大的脾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对着党旗宣誓的时候,就铁定一条心,不干对不起党的丢人事!”
走进张爱民的家,着实简陋,三间十几年前修建的砖瓦房,算是村里居住条件较差的。“以前身体好咱不说,现在就这条件,我跟他哭、闹,劝他不干了,他就是不肯听,还一个劲儿地往村委跑。一个月1080块钱,还不够一个星期的药钱。去打工或者种地,不比干副主任强吗?”妻子嘴上恼他怨他,但心底里还是支持他的,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她全包了,婆婆85岁,孙子8岁,全靠她悉心照顾。
张爱民对自己苛刻,对贫困户却很大方。为了让贫困户张现超如期脱贫,张爱民跟村里帮扶工作队一起给他制定精准脱贫计划,在帮他落实各项救助政策的同时,还四处帮他联系卤煮师傅,教张现超学习卤煮手艺;让他参加菌菇种植培训,搞食用菌种植,私底下拜托技术员给张现超“开小灶”,处处为他“开绿灯”。现如今张现超家旧貌换新颜,新盖了三间平房,办起了农家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爱民叔对我是真好,亲爹都没他为我打算的多。”说起张爱民,张现超满眼都是泪,“要是能替,我愿意替爱民叔得病。”
“爱民”不“爱家”,“亲别人”不“亲自家人”是张爱民一贯的作风。在他看来,“占便宜”“给自家捞好处”的行为是在给党、给干部形象抹黑,坚决不能做;党员干部就应该“处处为群众着想,让大家天天喜笑颜开、幸福地生活”。家里人说他“憨”,但张爱民说“亏欠自己人,永远不遗憾”。
“他的坚持让人感动,他的执着让人敬佩。像他这种廉洁纯粹的基层党员干部真是很难得!”洙湖镇党委书记张永喜这样评价张爱民。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坚决干到底”
病愈回家后的第三天,张爱民又出现在村委开始工作了。村民们得知消息后,成群结队的来村委“堵门”,坚决要求张爱民不要再“犯傻”,赶紧“下台回家养命”。面对群众的呼声,村“两委”让张爱民自己表态。
“不是我‘官瘾’大,放不下这个副主任,而是让我在家躺着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张爱民态度坚决,“我能有第二条命,一是发自内心的感恩党的领导好,国家强大,医学发达,我才侥幸捡回一条命。二是感恩乡亲父老,你们宽我的心、借钱给我看病,我才熬了过来,这份恩情我得还。我稀罕这个‘副主任’是因为能给大家办事、解难,让我觉得活着有劲儿、活得痛快!这身上该疼的也不疼了,该难受的也不难受了!”大家沉默了,“下台”的危机被张爱民的一番肺腑之言化解了。危机虽然化解,但张爱民在“犯傻”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张爱民不请自到,坚守在一六王村疫情防控工作最前沿,一天14个小时的站岗值班,一站就是两个月。除此之外,排查“四类人员”、体温检测等工作,他样样都冲在前。张爱民原本得的是肺癌,一旦被感染,被抢救回来的可能性极小,并非他“傻”到不知后果的严重性,而是多年来的党性觉悟、责任担当催促着他冲在前、干在先、作表率。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六王村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四个工作片区,张爱民又主动请缨,承包两个片区,相比于往年,工作量陡增,他跑起腿来“脚不连地,如风火雷”。
“绿树葱葱、鸟语花香、景美人好、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康乐和谐,建设这样的一六王村是我的梦想,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坚决干到底!”张爱民信念如磐,斗志昂扬。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