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们乡里的古话来说,米质好的再生稻以前就是给皇帝吃的米”。8月16日,湖北咸宁赤壁市茶庵岭镇青石桥社区意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但亚军正在收获第一季再生稻,他向记者介绍,他种了480亩田,由于有米厂专门预订,今年特别尝试种了100多亩再生稻,大部分选用了“福稻99”这个品种,目前来看,长势良好,即将喜获丰收。
据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初步统计,今年,咸宁市再生稻种植面积16.2万亩,头季稻平均亩产达到1200斤。品种主要以优质稻米品种为主,大部分实行订单生产。
“受前期疫情、梅雨季节温度偏低影响,今年湖北再生稻头季生育期推迟一周,从天气条件来看,对再生稻头季生长发育还是比较有利的。”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全国劳模科技创新工作室主任高广金向记者介绍,据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调查,今年湖北全省再生稻种植300多万亩,从种植农户再生稻第一季实收情况来看,同去年相比,每亩有效穗增加1万左右,穗粒数持平略减,结实率提高3个百分点,即将夺得再生稻头季丰收。
高广金说,这主要是得益于湖北推广再生稻良种、良田、良法配套的应用集成技术,以及坚持抗灾生产。湖北再生稻主要在高标准农田种植,受汛情影响相对较小,今年5~6月,湖北气温比去年略高,有利于早发壮苗,7月气温比常年偏低,有利于延长幼穗分化时间和抽穗扬花授粉,梅雨期间各地及时排涝,避灾减灾。
“在当前粮食安全再次引起全面关注的背景下,发展再生稻又有了新亮点”。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教授团队长期研究再生稻,他对记者介绍说,再生稻两季产量高,再生季米质优,风险低效益好,再生季病虫害轻,基本不施农药。华中农大牵头开展的再生稻相关研究项目,曾获201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袁隆平等15位院士先后考察了湖北再生稻大面积示范现场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2013年以来,该项目成果已在南方稻区等地累计推广近5千万亩。
图为8月16日,湖北咸宁赤壁市茶庵岭镇青石桥社区意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但亚军正在收获第一季再生稻。
图为8月16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全国劳模科技创新工作室主任高广金正在给农户指导再生稻收获技术。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