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通主体基本情况
江苏凌家塘市场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场)是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创建于1992年9月,总占地1306亩,建成了水产、蔬菜等八大交易区和3万吨冷库等配套服务设施,常驻经营户2600多户,常驻经营人员9800多人,带动劳动就业人员6万多人,日进出车辆近8万辆,2019年市场成交额401亿元,带动种养殖基地面积200多万亩,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诚信示范市场。
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宣传培训。市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和省、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贯彻实施意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到事关民生保障、市场生存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来统一思想认识,制定了合格证索取查看推进实施方案,成立了推进领导小组,邀请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领导来场授课,通过微信小程序、市场公众号、公示栏、告经营户书等,加强合格证索取查看宣传发动,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2、确定试点范围,发挥示范作用。市场经营品种覆盖水产品、蔬菜、果品、粮油荤副食品、冷冻食品等十多类,选择了在有产地证明索取基础的水产区和禽蛋区,经营户有343家,相对应养殖源头供货商1000多家,开展合格证索取查看试点,有非常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能最大化地促进养殖基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3、开展领照建档,落实主体可查。市场健全完善农产品经营主体档案数据库,对固定经营者全部领取营业执照、食品小作坊证等,蔬菜等五大农产品交易区领照1365份,做到合法证照应领尽领,经营主体合法化,经营信息电子化,经营主体可查可溯。
4、规范操作流程,落实信息可视。市场分区办理农产品入场登记时,将商品登记、合格证索取、查验检测取样收费三合一,一次性索取登记到位,规范操作流程,有效推进了合格证索取查看工作。并对入场商品登记系统实施定制升级,增加电子拍照等功能,记录入场商品合格证明、产地证明等相关信息,做到商品数据系统化、证明信息可视化。
5、开展查验检测,落实质量可控。市场投入57.5万元,更新了农药残留检测仪、胶体金读取仪和食品安全综合检测仪等更加先进的检测设备,配套了全自动处理仪等相关辅助设备和检测试剂卡,配备了检测人员23名,对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开展查验检测,并与市场监管部门联网,检测信息实时上传,更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图:市场经营户领取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小作坊登记证
图:开展检测人员培训、水产品检测操作、检测收费公示
图:合格证索取查看及新版样式
图:合格证索取拍照 开展信用分类评价 诚信经营奖
三、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成效
1、形成机制推动合格证索取。主要形成了三种机制:一是流通倒逼机制。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环节索取查看合格证,倒逼流通经营者和产地生产者开具农产品合格证;二是差异收费机制。采取提供合规检测报告免检、进场查验检测减半收费、不合格复检、来样送检标准收费,让合格证成为农产品流通的身份证、生产经营者的承诺书、查验检测的优惠券。三是信用评价机制。市场将合格证要求作为入场经营合同、农产品质量安全合同、经营户信用等级评价的重要内容,对经营户开展合同契约管理、信用分级评价,有效推动合格证索取查看。
2、经营者索证意识明显增强。经过市场的不断宣传和培训,从2020年7月20日合格证试行索取查看以来,市场经营户、产地供货商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加,配合索证意愿明显增强,索取合格证(产地证明)5.94万份,索取率达到85.4%。
3、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有保障。通过检测设备的更新换代,检测项目更合法合规和具有针对性,可根据季节和品种变化进行优化,检测效率全面提升。通过市场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促进农产品经营者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关注农产品基地和种养殖者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杜绝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和非法添加剂,保证上市农产品符合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规定,促进农产品安全放心消费。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