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主体基本情况
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小汤山特菜基地,始建于1984年。主要从事蔬菜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产品品牌为“小汤山”。目前公司在全国各地拥有近万亩生产基地,拥有大型现代化加工配送车间、冷库、鲜切蔬菜加工车间和生产线。产品主要通过超市、直配等方式销售,已在北京150余家商场超市设立“小汤山”蔬菜销售专柜,日常供应的蔬菜品种150余个,年生产供应量860万公斤。
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行具体措施
(一)建立企业内部合格证管理制度,强化部门分工协作。根据农业农村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关于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开具及使用的管理制度》,从产品源头管控、合格证开具和使用管理、企业内部职能分工等方面,保障合格证制度实施。所有供应基地送货需提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拒收无合格证产品。部门分工与合作方面:由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度的审定和发布实施,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生产供应部负责对供应基地进行宣传和普及,对合格证开具进行复核监督;供应基地负责开具本基地产品的合格证;加工配送部负责合格证的打印、粘贴,确保合格证信息准确无误。
(二)采用全市统一的合格证规格和样式,体现北京特色。合格证采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设计的统一样式,通过突出“我承诺:对产品质量及合格证真实性负责”,强调合格证的自我承诺特点。根据产品特点选择使用两种合格证规格,其中小包装产品粘贴2cm*3cm的“电子合格证”,小巧便捷,不影响产品美观度,通过二维码扫描可显示合格证完整信息;大包装产品粘贴5cm*7cm的“标签式合格证”。合格证的打印主要借助“北京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公共服务平台”,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开发此平台并将全市各主体的名称、简介、认证等主体信息录入了“服务平台”,每次开具合格证只需输入产品信息,选择合格证类型就可方便快捷地打印,同时,还将合格证开具与质量安全追溯相结合,在平台录入产品生产记录、检测报告等信息,在合格证上通过追溯码向消费者展示。
图1.电子合格证和标签式合格证样式
图2.合格证公共服务平台
(三)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人员培训,确保产品和合格证双合格。首先是控制源头,组织各产品供应基地积极落实合格证制度,严格生产过程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供货基地以自检合格、委托检测合格、内部质量控制合格、自我承诺合格作为开具合格证的依据,确保其产品质量安全,对合格证的真实性负责。其次是人员培训,在企业质量控制培训中,增加了关于合格证制度的相关培训,细化合格证的开具和使用各环节要求,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合格证规范开具、合理使用。最后是检验把关,验货员每日进行产品抽样农残速测,并对合格证的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产品和合格证双合格。
图3.检测员对产品进行检测 图4.为合格产品粘贴合格证
三、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成效
一是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自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以来,贴有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二是有利于质量安全追溯。随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实施,公司建立了精准溯源程序,每天开具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进行归档管理,这为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时的追溯调查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三是提高了生产基地责任人的安全意识。合格证精准溯源的程序也使得供应基地对产品质量时刻保持敏感,供应基地明晰自身责任,对产品质量时刻保持高敏感度,让产品安全更有保障,提供最安全的货源也成为供应基地不可推诿的责任,提高了其安全管理意识。
图5:“小汤山”农产品带合格证在超市供应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