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油/农作物秸秆纤维素基控释专用肥生产工艺
“新型缓 /控释肥料与稳定肥料研制”项目利用植物油、农作物秸秆纤维素等天然可再生高分子材料制备了生物基聚氨酯缓控释肥包膜材料,可替代40-60%不可再生的石化类膜材;利用接枝增韧、交联互穿等改性技术,改善生物基材料成膜质量及其微结构,制备了系列生物基缓控释肥料产品,产品控释期延长50%以上。创新了缓控释肥质量在线监测和控制手段,利用不同膜材及厚度导致的产品色差特点,采用高速相机对物料颜色、位置和速度进行快速鉴别,通过PLC控制压缩空气将不合格产品剔除,提高了产品养分控释精准性;研发了悬浮失重式双带称物料投入系统,实现了皮带秤联锁同步工作和在线零点校正,避免了投料阶段性不均匀现象,提高了配料比例精度和配料质量;建立了集成杂质剔除装备与原料精准计量系统的作物专用生物基缓控释肥掺混工艺,实现产品绿色、自动化生产,综合加工成本降低16%以上。
该技术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公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已在山东菏泽、泰安实现产业化,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为我国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防治禾本科抗性杂草技术
“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和制剂研发与示范”项目首次开发了环吡氟草酮、苯唑氟草酮、三唑磺草酮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解决了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日本看麦娘、千金子、抗性稗草、马唐等禾本科抗性杂草无药可治的难题。三个新农药低毒、低残留、低风险、高选择性,无交互抗性,先后取得了农药正式登记证书。完成小试、中试工艺优化,实现产业化生产,获证以来,三个农药累计生产原药26.3吨,销售26.3吨,销售额13108万元,实现利税累计5772万元。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山西、河北、湖南、湖北等省推广应用700余万亩,降低用药成本10%—40%,减少用药次数1次以上,农药使用量平均降低15%以上,大幅度降低了常规农药对环境污染;根据田间调查,创新药剂的使用,实现了亩挽回农业损失300元左右,已累计挽回农业经济损失21.3亿元。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