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刚过鸭绿江的时候艰苦啊,经过一天一夜急行赶到前线的时候,所有人脚上全是水泡和冻疮。顾不上休息,大家就立刻投入到战斗中。”近日在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刘坡村“红色书房”,75岁老党员邓红斌正向村民们讲述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大家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刘坡村老党员邓红斌(右三)正在讲党课。 资料图
据刘坡村党支部书记吕川川介绍,刘坡村“红色书房”是在农家书屋基础上升级改造的。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了让村民更好重温党的历史、传承红色文化,村党支部依托农家书屋,添置了党史系列、长征系列、红军故事等各类红色图书,设立“红色书籍”专区,定期安排老党员向群众宣讲党史和党的新思想、新理论,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同时,村党支部还特地选购了适合孩子阅读的历史连环画、故事书。吕川川告诉记者,原来孩子放学后回到家,都是闹着看电视看手机,现在孩子们都喜欢到“红色书房”看《铁道游击队》《闪闪的红星》《小英雄雨来》等书籍。精心布置的“红色书房”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掀起学党史、读红色经典的热潮。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孟津县平乐镇充分发挥各行政村农家书屋的阵地作用,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小课堂,针对不同人群,广泛开展党史理论宣讲、党史经典诵读、党史故事演讲等主题阅读活动,遍布乡村的一个个农家书屋已成为党员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书房”“微型课堂”。同时,依托每月党员活动日,镇党委要求各村党支部组织老党员、青年干部,依托“红色书房”接力分享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书籍。
在近日新庄村的党员活动日上,全体党员围坐在“红色书房”里,一起品读经典故事,感知建党百年来的发展变化,汲取奋勇前行力量。交流学习心得时,村党支部书记王高峰带头分享道:“1945年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的中共七大,主要任务是组织和保障全中国人民取得抗战最后胜利,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仔细看完《中国共产党简史》这本书后,我对党的百年历史有了更系统的了解,也更深入地理解了初心的内涵。”
在妯娌村,一场别开生面的“童心向党”党史学习教育课吸引了不少孩子。拥有53年党龄的老党员李秀英带着村里孩子来到“红色书房”,激情澎湃地讲起了妯娌村的红色革命历史:“妯娌村走过大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不仅作为当时的革命渡口,还是战士们储存粮食的重要粮仓。先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我们要倍加珍惜。”老人还告诉孩子们,要常学红色历史、常读革命书籍,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实境课堂,孩子们接受了红色革命教育洗礼,学习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如今在平乐镇,农家书屋不但是村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加油站”,更成了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黄金屋”,以及青少年红色革命教育、党员理论学习的“打卡地”。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平乐镇将打造更多党史学习教育“微阵地”,让更多农家书屋变身“红色书房”,每月组织党员集体学党史、悟初心,并邀请老党员“坐镇”,讲好红色故事,推动基层党员在学习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用实干担当更好为民服务。
郑占波 殷潘丹宁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显萍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