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身革命到发展经济,长期以来,百谷村村民都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姿态在右江畔生存奋斗,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精神在他们血脉里流淌,成为全村致富奔小康、振兴乡村的强劲动力。
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展现“红”的魅力。感党恩跟党走,红七军后代们始终守护着初心,坚定信仰,代代传承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接力棒。当年,韦纪烈士出去战斗时,老婆正怀着孕,但他仍坚持去,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儿子韦瑞超出生后都没见过父亲,但从小在父亲英勇事迹的熏陶中长大。以韦海莲为代表的红军子女更将红军精神、做合格共产党员作为家风传承至今。这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百谷村近百年来发展的核心支柱。
立足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焕发“绿”的生机。从当年的 85 户131 人参加革命到如今 515 户 1878人靠产业致富,百谷村的发展变化,生动体现了共产党的号召力和组织力,更体现了村民一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百谷村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水稻、蔬菜、养殖等绿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保持在 15 万元以上。采访中印象最深的是农民收入来源的丰富多样,村民依靠土地租金和从事旅社、饮 食、加工、运输等第三产业,收入十年翻了两倍多,早 在2017年便全村脱贫。以“红”引人,以“绿”留人。步入新时代,昔日的战火已化作飘扬的红旗,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百谷村村民发扬优良革命传统,自力更生,团结奋进,安居乐业,成为广西“产业富村、文明美村”的建设典范。
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孕育了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处处激荡着信仰的力量和奋进的足音。“红军歌曲天天唱,革命传统代代传”,在村红军歌曲合唱团成员心中,这既是演唱红歌的初衷,更是感恩奋进的目标。正如村民们表示的那样,百谷村继承革命先辈遗志,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国梦、百谷梦,建设壮美广西而高歌。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阮蓓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