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创新高 大国粮仓根基牢

2021-12-17 10:52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李芸聪

今年的粮食生产克服了局部严重洪涝、西北伏旱、北方罕见秋汛及病虫害影响,可谓“过五关斩六将”。

为全力打好农业防灾减灾保丰收攻坚战,农业农村部加强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协同配合,及早发布灾害预警,及时制定预案。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夺丰收包省包片督导,一个部领导包一个片区,一个司局包一个省,在关键农时季节派出70多个工作组和专家小分队深入主产区和重灾区开展指导服务,确保各项关键措施落地落实。特别是针对河南特大洪涝灾害,驰援救灾物资,全力抗灾救灾,及时改种补种。

今年河南遭遇大暴雨后,安阳市龙安区农技干部户志强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自救补损,指导农民灾后生产,“望闻问切”、开处方、送良药,尽最大努力把受灾损失降到最低。

“玉米经过大雨浸泡、扶株之后,根系受到损害,吸收能力减弱,再加上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及时追施氮肥对植株恢复生长和增产稳产十分有利……”江苏省东海县双店镇农技站王玲、孙本娟两名农技员结伴走进地头,向村民讲解秋熟作物科学自救知识。

除了“龙口夺粮”,还要“虫口夺粮”。农业农村部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加密草地贪夜蛾“三区四带”布防,全力防控水稻“两迁”害虫、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等重大病虫,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危害。

据初步统计,全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79亿多亩次,挽回粮食损失2500亿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8.3%,为保障全年粮食丰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6.0%,比2020年提高4.5个百分点,有力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农业农村部要求将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主要工作常抓不懈,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今年“三秋”时节,更是将机械化生产和机收减损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农机化工作,强化应急保障、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千方百计减少秋粮机收环节损失。

从春播到秋收,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着力抓好播种和收获环节减损,推广精细精量播种、节约用种,持续改进提升农机作业水平,减少机收损耗,真正把节约粮食的要求落实到田间地头。黑龙江在今年4月初就提前制定下发了《机收减损工作方案》,明确了玉米、水稻、大豆等主粮作物机收损失率分别小于4%、2.8%和5%的减损目标;吉林省农业农村厅采取线上培训的方式开展了全省主要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技术培训,要求各地严格执行科学的粮食机收减损技术路线,切实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减少机械收获环节粮食损失。

据统计,今年全国夏粮机收损失率减少了1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粮食产量25亿斤。在减损上挖潜,确保颗粒归仓,为今年的粮食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眼下,北方冬小麦即将进入越冬期。虽然受前期持续降雨影响,秋冬种晚播比例较高,但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加上近期天气偏暖,利于冬小麦生长和晚播弱苗苗情转化,明年夏粮生产基础总体正常。农业农村部将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稳面积、提单产,各项措施紧紧跟上,全力以赴夺取明年夏粮首战告捷、全年粮食丰产丰收。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