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百里杜鹃管委会黄泥乡龙塘村:“三带三促”创和谐 乡村治理谱新篇

2022-01-26 18:48 来源:农业农村部 编辑:刘杰

  编者按:近年来,龙塘村通过强化政治领导职能配好班子、强化 综合发展职能提升素质、强化社会服务职能锤炼作风实现党组织带强, 通过“三变”改革盘活资源、合作联营带强产业、抱团发展带富群众 实现合作社带富,通过成立下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红白理事、文 化宣传、纠纷调解、议事监督 6 个分会的新时代农民协会实现协会带动, 推动“三治”融合发展,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 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微信截图_20220119140915.png

图 1 龙塘村风貌

  龙塘村位于黔西、金沙、百里杜鹃三县区交界处,距离百里杜鹃管委 会驻地 40 公里、距离大方县城 70 公里、距离金沙县城 55 公里、距离黔西县城 35 公里,辖 8 个村民组,有 816 户 2592 人,总面积 9.8 平方公里。 村集体经济累积达到 57 万元,群众人均纯收入达 11,500 元,全村贫困户 在 2018 年全部脱贫出列,获得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乡村振 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一、强化“三个职能”,实现党组织带强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 末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顶层设计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充分发挥 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力量根源。在乡村治理中,强化领导职能配好 班子尤为重要。

  一是强化政治领导职能配好班子。龙塘村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 选优配强“两委一队”,由德高望重、号召力强的老支书任龙塘村党总支 书记,乡级下派 7 个干部驻村帮扶,组建工作队夯实队伍,选拔干劲足、 能力强的 4 名年轻人担任村干部,整个班子充满朝气、焕发活力,增强了 班子的战斗力。配强班子的同时,在新时代农民协会内设产业发展、红白 理事、环境整治、纠纷调解、议事监督、文艺宣传 6 个党小组,将党的思想、 方针政策全面融入贯穿协会治理过程,增强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二是强化综合发展职能提升素质。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成立了产 业发展党小组,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指导酿酒生 产、玫瑰花种植、茶叶种植。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脱贫攻坚知识培训、种养 殖技能培训,活学活用,让全村党员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学习在生产管 理一线,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带着群众赚。

  三是强化社会服务职能锤炼作风。坚持“两学一做”的常态化、制度化, 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以为民务实的作风凝聚起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强大合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2017 年以来, 党支部聚焦脱贫攻坚硬仗,破难解困,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 障”的方针攻坚克难,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现自来水覆盖率 100%;争取资金 900 余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民出门脚不粘泥、 下雨水不湿鞋的无死角交通路网格局。

  二、找准“三条路径”,实现合作社带富

  一是“三变”改革盘活资源。党支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与村民 签订土地委托管理协议并发放集体资源股权证。村民将土地经营权委托村 集体进行管理,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同时,整合全村林地、荒山、溶洞等 自然资源,广场、民宿、游泳池等集体设施资产量化折资入股,实现资源 变资产;整合各类资金入股合作社,实现资金变股金,发展酿酒产业和旅 游产业,全村 801 户 2587 名群众入股达 100%;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 革,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全部转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股东), 实现农民变股民。

  二是合作联营带强产业。结合全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立龙塘村 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酿酒、旅游产业;承接村内外工程劳务。采取“党 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民”的组织形式,引进毕节市东田生态农业发展 有限公司和百里杜鹃康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 促进产业发展,带领全村农户一起发展种植玫瑰花 500 亩、茶叶 515 亩, 新建民宿 20 栋等产业。

  三是抱团发展带富群众。按照党建引领、深化改革、组织起来、共同 富裕的原则,通过走“三变改革”与“合股联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村 集体合作社的带富能力不断增强。

  三、推进“三治融合”,实现协会带动

  一是以自治为基础,激发群众动力。用活“跟党走十条”村规民约, 组建龙塘村新时代农民协会,下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红白理事、文化 宣传、纠纷调解、议事监督 6 个分会和 1 个道德积分超市,实现经济发展、 环境整洁、文化繁荣、奖惩分明、治理有序的和谐龙塘。创新“十户联评”机制,评比环境卫生,评出“贤惠人家”10 户,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实现差别化管理、奖惩结合,全面增强群众环境卫生治理动力。近年来, 产业发展分会参与茶叶、花卉种植管理,民宿运营,收入达 300 余万元, 红白理事分会承接红白喜事 50 余场次,收入达 5 万余元,议事监督分会 融入合作社监事会,参与监督合作社运营,环境整治、文化宣传、纠纷调 解 3 个分会为合作社排忧解难,营造良好运营环境。

微信截图_20220119140926.png

 图2 新时代农民协会常务理事会选举大会

  二是以法治为保障,实现治理有序。设置“警务室”“村民议事室”, 组建 19 个“十户联防”队伍,形成治理网格。依托纠纷调解分会,整合村警、 村干部、乡司法所等力量,设“公共法律服务室”、建“法治文化墙”、 签约法律顾问,深入开展法治进农家活动,提高群众守法、依法、用法意识。 2018 年以来,协会累计化解矛盾纠纷 34 件,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实现零上访。 三是以德治为支撑,营造良好风气。抓好德治“六个”载体,即用好

  大喇叭,播放“小潘潘有话说系列”;建好文化墙,渲染文化氛围;带好 文艺宣传队,发挥宣传分会作用;用好文化广场,跳动和谐舞曲;办好讲 习所,讲明政策精神,传播党的声音,弘扬社会好公德;开好道德积分超市, 实现奖惩分明,以“小积分”推动“大治理”,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 监督、自我提升。建立“黑名单”制度,张贴“红黑榜”,对村民进行正 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教育引导大家自觉履行义务,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良 好社会风气。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