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要想做成事情,就必须要脚踏实地。”这是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顺州镇老烟农范宗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老范在苗棚中给苗池蓄水。
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做起事来特别认真较劲。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别看他身材敦厚,但干起活来干净利落、一丝不苟,身边人都亲切地叫他老范。
带头示范,做烤烟生产的宣传员
老范从1992年便开始种植烤烟,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了,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铁杆烟农”。经历了烤烟发展初期,大家都不愿意种烟,到现在抢着种烟的转变,也见证了烟草产业在顺州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
“九几年刚开始种植烤烟的时候,要新建烤房、学育苗、学分级、学烘烤,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没资金,大家都担心亏钱不愿意尝试,不过在烟草公司的指导和帮助下,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成了我们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老范说。
不懂就问,不懂就学。一开始老范种了3亩烤烟,忙前忙后,从年头到年尾,最后连人工钱都没赚到。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虚心向烟站技术人员请教,摸索种植技术,慢慢地种烟成了他的主要生活来源。在烟草政策的扶持、技术帮扶下,种烟面积也从一开始的3亩、5亩,到种植50亩,成了当地的种烟大户。身边很多人看到老范在烤烟种植上尝到了甜头,也加入了烤烟种植的行列。
亲情投入,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通过多年的积累,老范从一名烤烟种植的“新手”变成了“土专家”。他又闲不住了,开始琢磨如何把烟苗育好,服务好种烟的老百姓。他开始整地,买材料、立棚,建起了育苗大棚,从一名普通烟农升级成为一名育苗专业户,兢兢业业地为烟农培育壮苗。
当地老百姓遇到烤烟种植中的各种问题,都喜欢向老范请教,他总是第一时间热情地帮助烟农解决问题,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经验。
“去年我家的烤烟发生了病害,我给老范发微信图片,他马上就帮我对症下药,多亏了老范的帮助,种植技术上的难题,还没有能难倒他的。”顺州镇的一户烟农说。
老范介绍育苗准备情况。
真抓实干,做乡村振兴的建设者
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生产组织模式也不断创新,合作社建设的兴起,如今50多岁的老范依然没有闲下来,带头成立了合作社,加入了乡村振兴的浪潮,积极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合作社建立后,每年都会结合地方病虫害以及气候等因素,综合判断,在烤烟等农作物上开展统防统治,不仅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户解决了作物病害的问题,也提高了整体的防治效果,降低了防治成本,促进烟粮稳产增产。
老范介绍烟夹的使用。
“去年年底,在烟站和合作社的指导下,我家在采烤后烟地里种植了5亩豌豆,春节前遇到豌豆涨价,买到了20块一公斤,收成太好了!”顺州当地一户烟农说道。
老范从种植烤烟到烤烟育苗的成功典型,吸引了村里的许多年轻人返乡创业,扎根乡村建设,为带动顺州镇州城村及周边村稳定种植烤烟3900亩左右,通过合作社和育苗工厂的带动,常年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解决了50人左右的季节性用工。
老范说,这些年依托合作社的建设,在顺州镇开展了无人机飞防、土地流转等工作,对引进先进适用技术,节约生产成本,带领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他会继续在家乡的热土上挥洒汗水、播种希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者:方超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