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强国征程上绘就“泰汶画卷”——访全国人大代表李兰祥

2023-03-08 21:39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张轩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作为地处泰山脚下、拥有‘闻名全国汶阳田’的齐鲁农业大市,泰安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登高望远,奋力争先,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在泰汶大地全面起势,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奋斗中绘就‘泰汶画卷’。”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兰祥告诉记者。

李兰祥介绍,近年来,泰安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市、县两级均成立高规格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下设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脱贫攻坚、财政保障等7个专项组,涵盖25个部门单位,并将“五个振兴”实施责任具体落实到各相关党委常委和副市长。同时,建立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专班推进、专项跟踪、专人落实、专题研究,部署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构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实施提供了科学指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如何坚定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李兰祥给出泰安答案: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住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保护和调动县、乡政府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2021年起,泰安按照“减垄增面积、小田并大田”的思路,在山东省率先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减垄增地”种植模式,累计推广78.8万亩,增加有效种植面积近8万亩。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数量“双提升”,泰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12.2万亩,亩均提升粮食产能100斤以上。目前,泰安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稳定在557万亩、250万吨。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泰安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一方面,聚焦泰山茶、高端畜牧、高效蔬菜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总产值达164.4亿元。另一方面,组建现代食品产业链专班,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33家,营业收入361.4亿元。目前,泰安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别达到2个、5个、64个;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分别达到6个、15个;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146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46个。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李兰祥说,“2023年,泰安将重点聚焦粮食稳产增产、产业高质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农业科技创新、农村面貌提升、农民持续增收六个方面,继续抓好粮食稳产保供,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稳步实施乡村建设,加强科技、人才、考核等要素机制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奋力开创新时代农业强市建设新局面。”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蒋欣然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