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成县有 “过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的农谚。惊蛰时间刚过,天气晴暖,地气回升,成县抢抓春耕生产的“黄金”农时,借着“三抓三促”行动的强劲势头,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技培训,推动特色产业跑出发展“加速度”,为群众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石硫合剂一定要先用热水化开,每包400克兑水40斤,对核桃树全方位喷洒,才能更大发挥作用。”县核桃技术专家胡永辉正在向群众进行核桃树春季综合管护技术培训。
在苏元镇水坝流域核桃树综合管护示范园,核桃树春季管护技术专家正通过现场授课和实地教学相结合方式,从病虫害防治药剂的选用、石硫合剂的熬制及使用、防治时期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培训。生动直观又接地气的技术讲解,让在场的群众户听得津津有味,使大家对核桃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专家的技术讲解特别细致,讲解方式也便于我们理解,要点技术还给我们现场示范,这种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方式非常适合我们。今天我就掌握了全部技术要点。”核桃树种植户邓文斌高兴地说。
送技术入村是提升农民群众生产技能水平,提高农业质量的重要举措。成县紧抓天气回暖适合春季核桃树管护的有利时机,整合农业部门和林草部门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农业生产一线,逐乡开展核桃树春季综合管护实地培训,不断提升群众的管护技术,增强群众特色产业发展的信心,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苏元镇是成县核桃树种植的大镇,为了把核桃主导产业做强,该镇按照标准化、精细化、技术化的要求,在县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成立核桃树管护综合队伍,通过制定详细的管护实施方案,完善考核办法等举措,强化对核桃树整形、修剪、抛盘、涂药、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护措施,提高了核桃产量和品质,核桃树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同时,围绕提升土地效益,指导群众在核桃树下套种花椒500亩、中药材330余亩、油料作物500亩,实现了经济效益持续高速增长。
被誉为“中国核桃之乡”的成县,核桃种植面积达51万亩,年产核桃3万多吨,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成县围绕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实施高接换优、综合管护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核桃产量和质量,“成县核桃”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甘肃知名“甘味”农特产品。
作者:刘建军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