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见闻
2021年,梧州市委市政府在广西率先出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政策,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量提质”行动。202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41亿元,同比增长16.9%,具备分红条件的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达到64个,分红金额共1056.36万元,其中脱贫人口受益1.7万人,获得分红收入70多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74元,增长7%。
“改”出增收新渠道
为破解集体经济发展势单力薄的窘境,藤县在广西率先组建村集体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村投公司”),以企业集团化运营模式,创建“藤村投”公共品牌,与各大网络平台公司合作,开展了五大类50多种商品及服务,发展线上线下订单农业,包装、销售农副产品,2022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389.86万元,同比增长16.84%。梧州市龙圩区借鉴藤县做法,分别在4个镇成立了平台公司,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合理开发利用资源,2022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80.21万元,同比增长30.47%。据梧州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钟卫军介绍,为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梧州市、县两级通过举办“头雁经济”发展论坛以及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培训班,强化示范引领,打造了25个市级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园、36个示范项目、15个市级示范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市76%的行政村实现2条以上集体经济收入渠道,7.6%的村实现5条以上增收渠道,引领带动了全市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出发展新动能
今年2月3日,经过60轮的激烈举牌竞价,藤县藤州镇白沙村护水富越水库的承包经营权以每年15.6万元的价格成交,比标底3.8万元溢价310%。“将‘沉睡’水利资源激活,进一步扩宽了村集体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藤州镇粟冬琼副镇长说。为有效盘活农村“沉睡”资产,梧州市出台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管理办法,构建了全市统一、上下联通、功能齐全、规范有序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据梧州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总经理王君伟介绍,自2020年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以来,到2022年底,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累计成交368宗总金额11.64亿元,成交额占广西一半以上,连续两年位列全区第一。
“改”出管理新机制
近年来,梧州市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措施,2022年作为广西唯一一个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试点市,全市89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建立健全财务账套,构建起全市统一、上下联通、功能齐全、规范有序的与农业农村部联网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体系,并将十八大以来形成的16.4亿元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移交到村管护,全部纳入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台账管理,实现“千里眼”“探照灯”远程监控、精准监督,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运营安全有效。据梧州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负责人介绍,市农业农村部门主动作为,联合纪检监委、组织、财政等部门深入乡村基层调研指导,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起监管与发展并重的新机制。2021年,梧州市成为广西唯一一个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交流单位的地级市,2022年该市农业农村局被评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作者:陈乐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阮蓓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