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饲草就是粮食的大食物观,做大做强饲草产业

“第三届世界苜蓿大会—中国会场”在京举办

——“第三届世界苜蓿大会—中国会场”在京举办

2023-03-22 18:23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张轩铭

3月17日,“第三届世界苜蓿大会—中国会场”在北京举办。大会围绕“苜蓿高效生产维系生态环境健康”的主题,分享了全球苜蓿产业最新成果,探讨了苜蓿等饲草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苜蓿产业受到全球很多国家的重视。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总畜牧师苏红田介绍,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将紫花苜蓿列入了战略物资名录,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大豆、小麦。2012年以来,我国启动了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部分地保障了规模奶牛场对苜蓿的需求。在未来较长时间里,我国加速发展饲草产业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但饲草产业的市场前景十分乐观。近几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以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等多个文件均对苜蓿等饲草产业发展提出要求和指明路径。

在大食物观下,饲草就是粮食、种草就是种粮的共识正在形成。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表示,过去30年,中国人的膳食结构里,主食等碳水化合物摄入降低,而肉蛋奶等蛋白质的摄入大大提升。践行大食物观,需要用草换蛋白,要发展好饲草产业,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除了高效生产功能,苜蓿的生态功能也不可忽视。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表示,苜蓿在土壤改良、水源涵养、防风固沙、野生动物栖息地供给等方面,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生态功能。

本次大会由全国畜牧总站指导,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和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共同承办。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全国畜牧总站、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苜蓿科技和产业领域的150余名特邀代表线下参会,线上直播收看人次达到20余万。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雷少斐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