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平安村的民心报表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邓俐 卢先庆
  • 2023-03-23 20:44:14

庭前鲜花开,山上产业旺。春天的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平安村,处处春花烂漫、人勤业旺……

春天的巫峡镇平安村。

“我们每天都要约在一起走一走、看一看,过得很舒心!”3月20日,在村委会前的坝子里,张觉先、谭昌礼等4位80多岁的老人坐在一起,聊着村里的故事——

这一年,村里整修了水池、道路,家家有了自来水,晚上出门也有路灯了;

这一年,制止了升学宴、生日宴等无事酒,村民不再为“人情”犯愁;

这一年,村里统一采购了4000株柑橘苗,建起了400亩脆李、柑橘示范园,平安村成了城郊的花果山;

这一年,群众对村里的工作非常满意,民意测评从2021年全县283名上升到2022年的32名,提升了251个名次……

“这一切,是我们狠抓党建引领、注重工作实效,为村民交出的一份成绩报表。”村党支部书记卢光炜说。

搬掉“拦路虎” 让产业稳起来

平安村位于巫山县城近郊的长江岸边,地势依山而立。近年来,该村通过发展900多亩脆李、400多亩柑橘,以及近1000亩桃子、枇杷等小水果,已初步形成了以水果为主的产业体系。

产业有了,但基础设施、产业资金、果树管护和水果销售成了“拦路虎”。

“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村支两委在群众大会上向村民承诺。

为此,村里积极筹集资金,新建和整修产业路6公里,解决了水果采摘运输不方便的问题;新建抗旱水池2口、2400方,方便了村民灌溉果树;积极帮助村民申请办理小额贷款35万元,让部分群众有了产业发展资金。

此外,村里还成立了集体经济股份专业合作社,发挥“领头羊”作用,统一采购了4000多株柑橘苗,发放给32户果农补植;在4、5社分别建立200亩脆李示范园和200亩柑橘示范园,把全村产业纳入规范化管理。

一系列实招,稳住了产业,稳定了村民发展产业的决心。2022年,全村水果产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8万元。

解好“忧心事” 让变化亮出来

“全县340个村(社区),在2021年度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我们村排在280多名。”说起这件事,卢光炜仍感到很愧疚,“不怨村民打低分,是我们工作没做好。”

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村里重视了产业发展,忽视了人居环境改善和村民的需求。村里垃圾乱堆、环境卫生差,饮水出现季节性困难,操办“无事酒”现象严重……

立说立改。村支两委拿着不及格的“成绩单”,制定了整改措施。

去年6月以来,我县遭遇严重干旱,村民饮水出现困难。村支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各村民小组组长与村民一道找水、送水。同时,村里筹集3万元资金,购买了7台抽水泵和10000米水管,全力保障了村民饮水安全。

村里还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改小组,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全面排查乱扔乱倒、垃圾清运不及时等突出问题,并利用好“积分制”,开展清洁卫生星级户评定活动,引导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该村7名女党员、村干部还成立了“巾帼志愿队”,定期为五保老人、孤寡老人清扫保洁。

件件实事办在村民的心坎上,村民们满意了。“这么好的村干部,我们怎么能不说好?”80岁的谭昌礼竖起了大拇指。

当好贴心人 让村民暖起来

平安村总人口1552人,实际居住在村里的仅300余人,且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

把老年人和孩子们照看好,让年轻人放心去发展产业、去挣钱,村支两委时常记挂在心。

平安村在完善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整合利用现有设施和场地,修建了村养老活动中心,并在全县率先实施了数字乡村试点。

去年7月21日,平安村为30多名学生举办了集体“升学宴”,通过组织助学活动的形式,既帮助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又宣传了“不办无事酒,不整升学宴”的文明风俗。

此外,该村还成立了义务理发队、党员服务队、产业帮扶队等多支队伍,村民哪家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产业有了,环境漂亮了,村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在平安村,除了鸟语花香,更多的是村民神清气爽、喜气洋洋——他们在民心的试卷上,打出了高分。

作者:卢先庆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