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发展论坛举办——专家学者论道预制菜发展前景

2023-03-30 16:54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张轩铭

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和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期间,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发展论坛同期举办,多位权威专家相聚东莞,解读目前面临的瓶颈,共话预制菜产业未来发展。

预制菜发展离不开三个核心三要素:成本、配方和渠道,成本即产业基础,包括原材料、交通、产业链等;配方即技术,不同于初级农产品的打包售卖,预制菜强调风味口感的特性决定了其技术需求;渠道即市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导向。

“目前预制菜产业产值高、增速快,建议应明确预制菜的产品属性,加强市场监管,加快技术和装备创新,提升预制菜加工技术水平,精准定位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守伟说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单杨认为,预制菜概念模糊、加工技术装备落后、标准缺失等问题制约了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预制菜产业要健康发展,重点要从产业和科技两方发力。预制菜产业一定要标准化、规范化,至关重要的是,要大力解决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单杨说。对此,他建议国家尽快出台预制菜发展政策文件,同时成立政府主导的行业组织,协调预制菜行业的规范发展。

“未来预制菜的发展趋势,首先是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另外有些产品经过速冻再复热,原有的锅气消失,与现制食品存在口感差异,如何通过技术进步,让预制菜的味道更趋向于现场烹制的风味,也是需要思考的方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研究所所长赵晓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还提出,对于有害物质和食品添加剂加强监管,避免预制菜行业成为“科技与狠活”的试验场,才能确保预制菜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民以食为天,食品营养学近年来备受关注。预制菜生产加工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产业的前沿高度,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利用超高压杀菌技术加工成品肉类、蔬菜菜肴,可以减少加工时间、保留营养风味。对于肉类或禽类的新鲜血制品,超高压能在保持新鲜血液的流动的情况下达到有效杀菌,铁元素、蛋白质含量也会得到提升。”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吴晓蒙分享了如何利用最新食品技术进行预制菜产业升级。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应恒认为,应当建立包容性的预制菜产业,既要照顾农民的利益,又要搭好中间的桥梁,还要使消费者能够物有所值,使所有的参与者的利益得到维护。而近年来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对预制菜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宫宇坤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