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雷山新貌:当数字融入古茶园

2023-03-30 16:55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张轩铭

在毛克翕茶叶公司的会客室,一只晶莹透亮的玻璃杯摆在记者面前,杯里有一颗直径一厘米左右的碧绿茶球。随着热水的注入,小球逐渐散发开来,犹如徐徐绽放的花朵,一枚枚绿芽舒展在杯中,纤细的茶毫漂浮其上,淡淡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贵州雷山银球茶。

公司董事长毛鹃是银球茶的第三代传人。40多年前,她的爷爷毛克翕响应政府号召,带头开垦出荒废的老茶园——雷山茶产业的复苏也是从这时开始的。毛娟说,雷山县种茶的历史至少有几百年了,过去由于交通闭塞,茶园放任自流,不为外人所知。其实,这里的茶园大多分布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腹地,群山环抱,雨量充沛,常年云雾缭绕,特别适宜茶树生长。

以毛克翕名字命名的茶叶公司今天已经成为当地茶产业龙头企业,随着数字技术与古老茶园的结合,茶叶的种植、管理、营销方式都发生了巨变:管理茶园足不出户如同身临其境,商品茶的追溯信息扫码便可一目了然,千里之外的茶叶订单一键即发……当年毛克翕他们背着背篓四处推销茶叶的场景早已成为历史的老照片。毛克翕公司与600多户茶农签订了茶青收购协议,带动周边3000多户发展茶叶种植,去年销售额达到两千多万元,带动农民实现增收近千万元。掌握了银球茶制作技艺的毛鹃,2019年被雷山县人民政府认定为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银球茶制作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毛克翕公司的发展历程是雷山县产茶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曾经原始粗放的雷山茶已经成为当地经济支柱产业,2019年雷山县就摘掉了贫困县帽子。作为贵州省十个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县之一,现在雷山县茶园面积有16.3万亩,平均人均一亩茶。去年前十个月,全县茶产品产量6000多吨,产值达10.88亿元。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毛正祥向记者介绍,雷山县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助推茶产业发展,去年投入800余万元实施的数字化茶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已经发展到1000余亩,配套开发的数字溯源软件,为全县茶园管理数字化管理提供了科技支撑。

兰文彦(右一)介绍数字化管理云平台的运行情况。

天景嘉懿公司是县里招商引进的高科技企业,参与了数字化茶园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在公司的数字化管理云平台,董事长兰文彦现场演示了对茶园的实时监测情况。鼠标一点,一座有着生态5G智慧茶园标牌的茶场出现在屏幕,随着镜头拉近,一只被诱捕到专用容器里的昆虫清晰地展现在眼前。镜头一换,屏幕上又出现了茶园的温度、湿度等信息。兰文彦说,农技专家通过网络可以直观判断当下茶园里的生态状况,设在茶园的数据采集点还能实时传送温湿度、风向及土壤营养情况,可以对茶农随时进行技术指导,数字化管理还能让消费者对每一份茶叶进行溯源追踪,让雷山茶叶的品质更有保障。

虽说好山好水出好茶,如果管理不到位,好茶也难鼓起百姓的钱包。

毛正祥说,茶产业是富民产业,政府在茶园规划、管理甚至产品营销上都下了功夫。县里把茶园划分成85个网格,建立台账,全部实行网格化管理,能够精准掌握每块茶园的管理状况。技术上由县农业技术部门印发相关明白书,定期开展茶园管护培训。质量监督上做到随机抽检,今年共抽检8个乡镇茶青、茶叶产品218个,合格率100%。春茶开采以来,县里通过“一日一调度”工作机制,全面掌握茶青采摘情况、加工情况、用工需求情况。

3月25日,在望丰乡五星村满天星茶园里,乡党委书记曹定举和记者行走在茶树丛中,他揪下一片嫩芽,放在嘴里咀嚼:“你也尝尝,像这样的明前芽尖,会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味。”他说,现在一斤茶青的收购价每斤要70多元,加上夏秋茶的收入,一亩茶园可以给农民带来8000元左右的收入。乡里有个妇女,家里没有劳力,五亩茶园要雇人管理、采摘,收入跟人家对半分。曹定举问她现在生活怎么样,她笑着回答:“每天吃肉是没问题的!”

图为苗家姑娘在茶园查看明前茶芽的长势。

在雷山,茶产业给县财政的贡献并不多,但它却能给农民带来1/3的纯收入。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祖丕波介绍,群众在家门口可以实现“三次就业,三次获益”:茶叶种植、茶园管护算是第一次就业;在鲜叶采摘阶段,由各乡镇(街道)根据茶园需求组织劳动力集中采摘,这些劳力也包括移民搬迁到县城的建档立卡脱贫户,每天采摘鲜叶的收入有100-300元。村级初级茶叶加工厂的劳务需求,也能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在农闲期间还可以到茶企从事制茶、包装、拣梗、销售等工作,实现第三次就业。另外,雷山县推动企业与农户签订茶青兜底收购协议,实行年底分红机制,依据签约农户当年提供的茶青量反哺给农户,确保群众长期稳定受益。他们还积极与淘宝、京东、网易严选、苏宁云商、抖音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大力开展网络直播带货。祖丕波说,去年通过阿里的芭芭农场换购活动销售绿茶近15万单160多万元,通过头部主播直播带货销售银球茶4万多单130多万元,通过参加爱心助农活动,销售茶叶1万多单近30万元。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泽农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