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百花开放,走进地处关中八百里平原核心位置的三原县,农家庭院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村庄道路平坦宽阔,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基层服务周到细致,村民喜上眉梢……这是陕西省三原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带来的可喜变化,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今年以来,三原县立足县情实际,坚持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坚持“一三六”工作机制,统筹各方资源力量,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激发农业农村新动能,努力让农村具备更好的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持“一张蓝图”,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制定《三原县加快2023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从加快规划编制、开展建设试点、统筹资源力量、加强综合保障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查找短板、补足弱项,巧用自然禀赋,突出特色特点,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求好求稳,全面推进村建设步伐。
坚持“三个强化”,保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强化资金投入,投资3.4亿元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用足用活8600余万元财政衔接资金,继续列支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示范村创建奖补,集中整合政策、项目、资金、资源向重点镇村投放,力求各种要素能聚焦、各种资源能聚合,形成推进合力,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有序吸引金融资金、社会资本参与投入。强化人才配置,定期研判村“两委”和监委会主要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强化三项机制运用,增强镇村干部投身和美乡村建设积极干事创业的动力;加快培育各类技术技能和服务管理人员,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人才互通共享;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吸引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退休人员等回乡返乡参与建设。强化考核督帮,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规划建设纳入县级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利用电话抽查、现场观摩、随机督导等有力抓手,围绕脱贫成果巩固、群众增收、资金项目风等阶段性重点任务,在难点、痛点、堵点上持续发力,强化督帮一体、督帮结合,帮助镇村找短板、理思路、定措施,全程跟进工作进展,将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坚持“六个统筹”,深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按照“应编尽编”的原则,统筹考虑乡村发展定位、主导产业选择、建设用地布局、资源要素禀赋等因素,区分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护等不同类型,高质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建立规划编制统筹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科学确定发展方向,加强乡村风貌引导,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发挥规划的引导和约束作用。统筹推进产业提质增效,以“链长制”为抓手,加快补齐设施、技术、营销等产业发展短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统筹规模提升和联村带户,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价收购等方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挖掘乡村资源禀赋和多元价值,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做好小磨香油、手工挂面等“土特产”文章,贯通“产加销”,真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巩固全县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攻坚行动成果,重点实施西阳、大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项目试点,扩大新兴、独李2个省级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范围,持续开展村庄绿化美化行动,按照“八清一改”要求,常态化推进农村“三堆六乱”整治、黑臭水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厕所革命,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长效管护机制,下大力气改善镇村面貌。统筹推进公共服务下沉,梯度配置县、镇、村公共资源,持续加大学校、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坚持教育优先均衡发展,深化“健康三原”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幸福院等互助型养老方式;加强农村电缆、网线、监控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县域内供气、电信、邮政等服务类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物流等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乡村治理提升,深化“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健全完善“以党建为核心、政治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智治为支撑”的乡村治理模式,推广陵前镇“白鹿原议事会”、西阳镇“有话好好说 有事慢慢讲”等先进典型治理经验;持续扩大积分制、清单制覆盖应用范围,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激发农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健全完善小微权力、村级事项、公共服务等日常管理制度,持续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引导,广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乡村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农村、进农户;持续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组织作用,不断挖掘村规民约的丰富内涵,深入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作者:白云飞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